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岳麓版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岳麓版

ID:43756604

大小:349.6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3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岳麓版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岳麓版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岳麓版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岳麓版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岳麓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岳麓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课程标准素养解读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以我国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1.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主要城市群;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不同特征。(时空观念)2.运用唯物史观理解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巨变的原因。(唯物史观)3.以相关史料为依据认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特点和互联网发展带来的重大影响。(历史解释)4.改革开放40多年来,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社会保

2、障日渐齐全,消费水平随之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极大改善。(家国情怀)知识点一 从数据看沧桑巨变1.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经济发展水平不仅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也不及一些发展中国家。(2)到197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位列很多发展中国家之后。(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2.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1)1990年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名第十,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二。(2)到2001年,跃居世界第六位,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一。(3)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90万亿元,居世界第二,对

3、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3.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开始向小康迈进。(2)2002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3)2007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提出,增强发展协调性,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4)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时代前沿,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

4、年”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知识点二 城市化进程加快1.含义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生活模式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的过程,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2.进程(1)改革开放前,城市化进程十分缓慢。(2)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加快。(3)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02年政府提出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3.趋势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倾向,形成城市群的雏形。主要

5、有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北京城市群等。[图解历史] 城市化进程加快知识点三 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1.条件(1)信息化时代的到来。(2)政府的大力支持。(3)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2.概况(1)1995年中国全面开展互联网业务。截至2018年12月,中国互联网用户已达8.29亿。(2)应用领域越来越广,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信息社会的一个缩影。3.影响(1)打破了常规的时间、空间界限,使信息、知识更迅速、便利地传递和共享。(2)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娱乐方式。(3)改变着传

6、统生活方式和人们的价值观以及认识世界的方法。知识点四 时尚中国1.原因: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历史性巨变。2.表现(1)思想观念:竞争意识、市场意识、效率意识成为很多中国人行动的指南。(2)生活时尚①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变化。②居住条件的改善以及由此引发的“装修热”。(3)流行语言:包括新创造的词语、外来词汇、港台语言和各地方言等。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和特点史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当长时间里政府推行的是“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抑制城市化①”方针,一度还确立了“将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的方针。对城市化的

7、这种抑制在1960年发展到完全的反城市化②,确定当时的重要政策是减少城镇人口。在1949—1979年间,城市化率年均增长只有0.28个百分点③。——《城镇化:中国特色城市化的曲折历史和探路难题》[解读] 根据①②③处信息分析城市化发展的状况及其原因。[思考]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49—1979年间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原因。【提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济残破,生产力水平低;重点发展重工业,为工业化进行原始积累;1959—1961年经济困难,城镇居民粮食供应困难;“文化大革命”阻碍了城市化进程。

8、史料二 2007年末,我国的城市数量达655个,比1978年增加462个。我国三十年来城市数量发展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较快发展阶段(1978—1983年)④。1983年末,我国城市数量由1978年的193个上升到289个,增长49.7%。二是快速增长阶段(1984—1991年)⑤。1991年末,我国共有城市479个,增长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