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精华汇总

中医诊断学精华汇总

ID:43761977

大小:149.87 KB

页数:60页

时间:2019-10-14

中医诊断学精华汇总_第1页
中医诊断学精华汇总_第2页
中医诊断学精华汇总_第3页
中医诊断学精华汇总_第4页
中医诊断学精华汇总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诊断学精华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诊断学精华汇总一、中医诊断学的基木概念1中医诊断学:即在中页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木知识和基木技能的一门学科。2病:是对该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即该疾病的代名词。3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圧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概括。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证,可称为证型。4症:是人体发生疾病后所反映的各种异常现彖。其屮病人自觉的痛苦与不适称为症状;通过检查而发现的病情征彖称为体征。中医统称为症状。5病、证、症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病〃和''证"是从不同侧而对疾病本质的抽象

2、概括。''病〃是对该病种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结论,''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性与病位等所作的判断。同一疾病可有不同的证,相同的证可见于不同的病中,''症"是病、证衣现出的各种异常现象,是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屮医诊病既匝视疾病的变化规律和基木矛丿&又要抓住疾病当前的主要矛丿&才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立法依据和选方用药原则。所以屮医学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介。只强调辨证而忽视辩病,或只辨病而不进行辨证,都是不恰当的。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1.诊法:即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里、闻、问、切四诊。2.辨病:即

3、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并确定病名的诊断思维过程。3.辨证:即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病人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因病性等木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4.病案:又称医案,古称诊籍,现称病历,是临床诊疗过程的书面记录。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1司外揣内:源自《内经•灵枢•外揣》。即页生诊断疾病是通过观察外表的病理现彖(症状、体征等),推测内脏的变化,从而认识疾病的内在木质。2见微知著:出自《医学心悟•医屮百误歌》。即通过微小的、局部的外在变化,测知整体的、脏腑的内在病悄。3知常达变:即认识客

4、观事物,必须通过观察比较,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杲•常变化,从而认识事物的性质及变动的程度。四、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1.整体审察:即在认识疾病时,不能只注意病变局部或病人个体,而应从整体观念出发,内外结合,全面诊察分析病悟,综合识别判断病证。表现在各种诊法的综合运用及对病情资料的综合分析两方面。2.诊法合参:指四诊并重,诸法参用,综合收集病情资料。3.病证结合:即''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五、中医诊断学发展的重要年代、医家、医著及其学术价值1.公元前五世纪的著名医家扁鹊就能''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Z所在。'

5、‘2•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奠定了望闻问切四诊的某础。3.西汉淳于意创立''诊籍〃,是现存最早的病案记载。4.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朵病论》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在疾病分类上做出了贡献。5.西晋王叔和所著《脉经》,分述三部九候、寸口诊法、二十四脉等,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较早记载了对天花、麻风等传染病的诊断及对黄疽病人的实验观察。6.隋巢元方等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部论述病源打证候诊断的专著。7.宋陈无择的《二因极-病证方论》提出苦名的''二因学说"。南宋施发的《察病指南》专论诊法。8.

6、金元时期:滑寿的《诊家枢要》对三岁以内小儿诊察食指络脉的方法有新进展。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论述了危重疾病的''I-怪脉"。代敖氏著《点点金》、《金镜录》,后经清•朴•清扔増补为放氏《伤寒金镜录》,是我国第…部舌诊专著,金元四大家的诊疗特点:刘完索诊病,重视分析病机;李东垣诊病,垂视四诊合参;朱震亨诊病,主张从外知内;张子和诊病,重视症状的鉴别诊断。7•明张介宾《景岳全书》《脉神章》论述脉神、正脉十六部等;《传忠永》''十问篇"后I比编成''十问狀";《传忠录》中''二纲六变〃之论对八纲辨证的形成颇有跨响。8.脉诊研究:明李时珍《

7、濒湖脉学》,详述二十七脉。明末李屮梓《诊家正眼》在此臬础上加''疾脉",形成28脉体系。9.舌诊研究:清代张登所辑《伤寒舌鉴》,载有一百二十图,梁玉瑜辑成《舌鉴辨证》,载图一Tf四十九幅。傅松元的《舌胎统志》,刘以仁的《活人心法》。民国刘恒瑞的《察舌辨证新法》,曹炳章的《彩图辨舌指南》,杨云峰的《临症验舌法》等都是研究舌诊的较好资料。12.四诊的综合性研究:清吴谦等编撰的《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决》林之翰的《四诊抉微》张三锡的《医学六要•四诊法》,何梦谣的《四诊韵语》,周学海的《形色外诊简赚》,陈修园的《医学实在易•四诊易知》汪宏的《

8、望诊遵经》,为全而论述望诊的专著。13.明漬时期对诊病、辨证的研究:14.八纲辨证:方隅的《医林绳墨》王执屮的《伤寒正脉》都认为阴阳、表里、寒热、明程国彭的《医学心悟》虚实是诊病辨证的首要。张景岳的《景岳全书》15.杂病辨证:明•王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