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山水诗的审美价值

浅谈中国山水诗的审美价值

ID:43770529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4

浅谈中国山水诗的审美价值_第1页
浅谈中国山水诗的审美价值_第2页
浅谈中国山水诗的审美价值_第3页
浅谈中国山水诗的审美价值_第4页
浅谈中国山水诗的审美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国山水诗的审美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中国山水诗的审美价值专业:0911汉语言姓名:王佳佳学号:09302103摘要:中国山水诗不仅再现了屮国历史发展的脉络,而且再现了时代、社会变迁在人的性格和心理上的印记,同时反映出人的审美感觉越来越敏锐。对于传统“文以载道”的屮国文学观来说,山水诗的兴起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发展,给国人的思想和审美意识带来了一片新的栖息地,它已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本文旨在浅要揭示山水诗中的审美价值。关键词:山水诗、形成、审美价值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在一首山水诗中,并非山和水都得同时岀现,有的只写山景,有的却以水景为主。但不论水光或山色,必定都是未曾经过诗人知性介入或情绪干

2、扰的山水,也就是山水必须保持耳目所及之本來面目。当然,诗屮的山水并不局限于荒山野外,其他经过人工点缀的著名风景区,以及城市近郊、宫苑或庄园的山水亦可入诗。中国山水诗是随着屮国文化的发展凝练而成的,并伴随屮国山水闹等其它艺术形式的成熟而成熟。山水诗描写对象——白然美的特点,决定其审美意识的客观性,因而相比其他文学种类,其表现手法更复杂、更精练,因而也具冇更高的审美价值。屮国山水诗善于塑造意象来状山水之形,昭山水之貌,并运用对比的技巧来呈现山水的整体画面,将中国独特的文人气质融入山水形彖之外的精神气韵,进而由自然生命Z神韵,净化到对人文生态景观产生认知的心灵活动,创造出最纯粹的美的感官享

3、受。一、山水诗的形成1、山水诗的历史山水诗渊源于先秦两汉,产生于魏晋时期,并在南朝至晚唐随着中国诗歌发展与文学环境变迁而不断演变。山水诗鼻祖是东晋的谢灵运。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门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诗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屮解放了出来,而且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山水诗的岀现,不仅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而且开启了南朝一代新的诗歌风貌。继陶渊明的田园诗Z后,山水诗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标志着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产生。东晋岀现大量的山水诗,主要是纷乱的国情使然。东

4、迁的文士儿都有“风景不殊,正自冇山河Z异”的慨叹,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失落感愈来愈沉重。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行Z有效的办法,于是流连山水,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致蔚然成风。另外,在新的哲学思潮如玄学的冲击下,汉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孔子”的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于是岀现“越名教而任口然"(嵇康)、“法自然而为化"(阮籍)之类的主张。“口然”指宇宙自然规律,吗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则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规律,也就成了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2、山水诗的界定尽管自《文心雕龙》便有[庆老告退,而山水有滋](1)之说,吋至今日学术界

5、对于山水诗的界定仍然存在边缘模糊的处理。在当代的诸多山水诗集和山水诗研讨屮,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种类驳杂的山水诗选,归集有以下三类:第一种类型:以道德精神为依照的人对口然山水美Z欣赏。这类山水口然诗,往往借用自然物來寄托自己的高贵品德、赤子情怀和远人理想。是以道德精神为主的人对自然万物的观赏或人与自然的合一。在这些诗人眼里,自然山水之所以为人们欣赏,并不仅在于自然山水本身的美,而主要是自然山水所蕴含的精神符合人的某种道徳或精神。第二种类型:以宗教精神为依归的人对山水口然的观照。佛家道教也有爱好自然的意向,佛道对于山水诗的影响也产生巨大的影响。古人有诗H:44天下名山僧占多"。这些诗句都道

6、出了一项基木事实:佛教与山水自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作者借助自然山水,摆脱世界、超越凡俗,从而升华到洞明佛性、了悟自性的禅佛境界。第三种类型:以审美精神为依归的人与山水口然的融合。出于纯粹审美的眼光來观照洞察,并且将自然山水与人格主体融而为一,在山水中获得身心的舒展,在山水屮无拘无朿,相互理解,泯然物我,并在自然屮看到自我的无限空间,看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自然山水中追求并获得一种不受任何拘束的大自在大逍遥。这种类型的山水诗最符合山水诗的一般定义,最纯粹的表现了山水诗的审美取向,因此,本文以下内容皆以此类山水诗为对象。二、山水诗的美学体现与美学价值写山水诗,作者不同,诗亦不同。盛

7、唐诗人孟浩然、王维、常建等的许多作品,都陈宫的描绘了幽静的景色,借以表现其内心世界的宁静。这些诗虽然脱离了现实斗争,缺少向上精神,但相比那些攀龙附凤、趋炎附势的诗词,能让人倍感清爽,尤其诗中所表现出的自然美更是任何作品都不可替代的。和前辈陶渊明、谢灵运相比,他们的山水诗虽然气象的恢宏有所不及,但措词却精深华妙、新颖别致。气候的追随者有柳宗兀、范成大、韦应物等。而盛唐诗人李白笔下的自然景色,总是让人冇一屮冲破束缚、追求精神解放的热情流溢其中,充塞着迎接和政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