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侵权责任法应当如何规定侵权责任形态

中国侵权责任法应当如何规定侵权责任形态

ID:43789509

大小:4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4

中国侵权责任法应当如何规定侵权责任形态_第1页
中国侵权责任法应当如何规定侵权责任形态_第2页
中国侵权责任法应当如何规定侵权责任形态_第3页
中国侵权责任法应当如何规定侵权责任形态_第4页
中国侵权责任法应当如何规定侵权责任形态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侵权责任法应当如何规定侵权责任形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侵权责任法应当如何规定侵权责任形态中国侵权责任法应当如何规定侵权责任形态杨立新【学科分类】侵权法【出处】法制口报【写作年份】2009年【正文】制定我国《侵权责任法》,必须对侵权责任形态做出统一、明确的规定,以便统一司法审判中法律适用规则,以便更好地平衡侵权损害赔偿法律关系各方当事人Z间的利益平衡,更好地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对此,我提出以下看法,就教于方家,并期促进我国侵权法的立法进步。一、大陆法系侵权行为法关于侵权责任形态的规定侵权责任形态,是指侵权法律关系当事人如何分配赔偿责任的不同表现

2、形式,即侵权责任由侵权法律关系中的不同当事人按照侵权责任分配规则承担赔偿责任的基木形式。在人陆法系成文法的侵权行为法中,始终存在侵权责任形态的规定。例如,在罗马法的私犯和准私犯的划分中,实际上采取的基本标准,就是自己责任和替代责任,尽管立法并没有这样明确说明。《法国民法典》在继承罗马法传统的棊础上,在侵权行为法领域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和抽象,提出了白己责任和替代责任的侵权责任形态概念,分别规定在该法第1382条和第1384条之中,创设了侵权行为和准侵权行为分类体例及其侵权责任形态的分野。其中侵权行为

3、的侵权责任形态是口己责任(即为自C的行为负责),准侵权行为的侵权责任形态是替代责任(即为他人的行为负责和为自己管领下的物件致害负责)。并且这成为犬陆法系侵权行为法后世立法的典范,各国侵权行为法无不按照这一体例制定。在《徳国民法典》中,同样按照一般侵权行为和特殊侵权行为的立法体例进行,确定一般侵权行为的侵权责任形态是白己责任,特殊侵权行为则是替代责任。在此基础上,在其第830条和第840条规左了共同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使侵权责任形态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起来,与其相对应的,尽管立法没有明文规定,但其理

4、所当然的逻辑是,与共同侵权行为相对应的就是单独侵权行为,具侵权责任形态就是单独责任。近100年来,侵权行为法不断发展,而侵权责任形态也不断丰富,陆续出现了分担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补充责任、按份责任等等,解决了不同的当事人承担侵权责任的不同需要,使侵权责任承担更为科学、更为介理,能够更好地保护好受害人的介法权益。但是,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丿力來以抽象思维、概括性和抽象性极强的人陆法系侵权行为法,却始终没有对侵权责任形态进行过抽象、系统的研究,对侵权责任形态的规则是采取“散装”的形式,分散在侵权行

5、为法的各个部分,没有迹行过系统整理。因此,在大陆法系的侵权行为法理论和实践中,实际上并不存在侵权责任形态这个概念,尽管在司法实务的操作上一直都在进行着这样的工作。这不能不说是大陆法系侵权行为法理论上和立法上的一个不足,是需要进行改革的-个重要问题。我在研究侵权行为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在最近的儿年中,一直在致力于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这的基木成果,则表现在我建立的侵权责任形态的概念、体系和具体规则中。二、侵权责任法草案已经规肚了侵权责任形态的部分内容我在研究侵权责任形态的概念和

6、体系以及具体规则的时候,全国人人法工委2002年的《民法草案•侵权责任法编》的第十章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民法草案•侵权责任法》第十章规定的是数种不同的特殊侵权行为,主耍规定了监护人的侵权行为、法人的侵权行为、网站的侵权行为、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行为、教唆人和帮助人的侵权行为、共同危险行为以及无过错联系的共同加害行为。我们应当注意的是,立法者Z所以将这些特殊侵权行为没有与那些在第四章至第九章规定的特殊侵权行为一道进行规定,而是单独将其作为一章在第十章中规定,其实是注意到了这些特殊侵权行为的侵权责

7、任形态的不同形式。例如,监护人侵权行为、法人侵权行为、网站侵权行为,它的责任形态是替代责任;在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行为屮,其侵权责任形态是补充责任;在教唆人和帮助人的侵权行为、共同危险行为的侵权责任形态,是连带责任;而无过错联系的共同加害行为,其侵权责任形态则是按份责任。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观察,该草案第尽管立法没有明文规定,但其理所当然的逻辑是,与共同侵权行为和対应的就是单独侵权行为,其侵权责任形态就是单独责任。近100年来,侵权行为法不断发展,而侵权责任形态也不断丰富,陆续出现了分担责任、不

8、真正连带责任、补充责任、按份责任等等,解决了不同的当事人承担侵权责任的不同需耍,使侵权责任承担更为科学、更为合理,能够更好地保护好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但是,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历來以抽彖思维、概括性和抽象性极强的人陆法系侵权行为法,却始终没冇対侵权责任形态进行过抽象、系统的研究,对侵权责任形态的规则是采取“散装”的形式,分散在侵权行为法的各个部分,没有进行过系统整理。因此,在人陆法系的侵权行为法理论和实践屮,实际上并不存在侵权责任形态这个概念,尽管在司法实务的操作上一直都在进行着这样的工作。这不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