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外结合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中药内外结合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ID:43790917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4

中药内外结合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_第1页
中药内外结合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_第2页
中药内外结合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_第3页
中药内外结合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药内外结合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内外结合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孟庆云王红军摘要:冃的:探索运用中约治疗黄褐斑的有效方法,验证经典方药阿胶黄精丸在临床的疗效及我科治疗黄褐斑疗效的正确评价。方法: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选择对应的方药阿胶黄精丸内服,辅以中药外敷治疗。结果:56例患者中痊愈31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结论:正确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合理应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黄褐斑是在目前没有更好方法的情况下的有效方法。关键词:黄褐斑;中医药疗法;中医美容科学;内治法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临床报道的治疗方法很多,有些和我们临床观察有差距效果不甚理想。因

2、此我科在2008年〜2010年期间对我科56例黄褐斑患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内阿胶黄精丸,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56例黄褐斑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且符合该病的诊断标准,年龄20〜51岁,平均35.2岁;病程2个月〜21年,平均7・8年;蝶型43例,泛发型10例,口周型3例。56例患者均为女性且无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胃肠及造血系统疾病,妊娠及哺乳期排除在外。1.2治疗方法在患者被确诊为黄褐斑的基础上根据其伴随症状及舌脉,四诊合参辨证分型。121肝郁气滞型面色不花,斑色黄褐,性情急躁,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失眠多梦,舌苔薄白,脉弦。

3、选用丹梔逍遥散。1.2.2脾虚湿蕴型面部黄褐色斑片如尘土,分布于鼻翼,神疲纳少,皖腹胀闷,舌质淡、苔薄,脉濡细。选用参苓口术散。1.2.3肾阴不足型面色灰黑,以鼻为中心,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疲乏无力,舌质淡,脉沉细。选用阿胶黄精丸。1.2.4气滞血瘀型面部黨黑斑,痛经或经血带紫块,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味。1.2.5胞宫虚寒型色素斑呈淡黄色,怕冷,小腹冷痛,月经量少或痛经,舌质淡,脉沉细。选用温经汤。在此辨证的基础上分别以30日为1疗程。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外用药:白附子、白芷、白茯苓、当归、红花等份,人参半份洗净烘干

4、粉碎过120口筛。治疗时用温水或鸡蛋清调成糊状,洁血后外敷倒膜,每H1次,每次30分钟左右。2结果2.1疗效判定标准痊愈:色素斑完全消退或消退大于90%;显效:色素斑消退大于60%;有效:色素斑消退大于30%或色素斑片明显变浅;无效;色素斑未消退,无明显变化。2.2治疗结果3个疗程后痊愈31例(55.4%);显效14例(25%);有效6例(10.7%)无效5例(8.9%)总有效率91・1%。2.3不良反应有少数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出现胃部轻度嘈杂不适,面部皮肤潮红干燥,经对症治疗消失未影响治疗。3讨论黄褐斑多发于屮青年女性,呈淡褐色或黄褐色,形状不规则对称分布于

5、额、颊、鼻、上唇等颜面皮肤,无不适感。俗称“肝斑”“妊娠斑”“黨黑斑”,中医学认为其发生多与肝肾脾有关,肝藏血,主疏泄条达,肝郁不疏,则气滞血瘀;脾统血,主运化升清,脾虚则水谷精微不能上输,气血不能化生;肾为先天之本,肾阴不足,则不能滋养肌肤。血瘀则经气不通,致气血不能上荣于面而发病。西医认为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统计表明多与内分泌功能紊乱、妊娠、口服避孕药、化妆品、遗传、日光、消化代谢等多种因素有关,亦无很好的治疗手段。我们是在准确辨证的基础上运用经方施以疏肝解郁,健脾,滋阴,益肾,化瘀,温经活血等疗法,外敷药中白附子、白茯苓、白芷现代医学证明有美白的作用,当

6、归、人参有益气活血养颜Z功。笔者通过上述方法对56例患者治疗取得了相对满意的效果。另外本人在治疗过程中有几点体会:①在诊疗中一定要详细了解病情,尽量查找阳性体征及诱因,做到辨证准确。②还可从其他方面辨证,如:青春期多半肾气未充,生育期产前产后多虚多瘀,更年期妇女多肾虚;病程短以瘀为主,病程长者多虚;黄褐色斑要考虑肝脾不调,灰褐色斑要考虑脾虚;黑褐色斑要考虑肾阴虚。③有阳性(阴虚)体征,如人便干结,小腹冷痛,月经不调,性格急躁易怒,腰酸乏力,手足心热,失眠多梦等者相对易治;黄褐色斑易治,灰褐色斑及黑褐色斑难治;双额部色泽均匀的易治,口周相对难治。④帮助患者增强

7、治疗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度锻炼,增强体质,慎饮食,少熬夜,谨慎使用化妆品及避孕药,防晒对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