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元代文学概况、元杂剧概况、关汉卿

第一讲 元代文学概况、元杂剧概况、关汉卿

ID:43805548

大小:120.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10-14

第一讲 元代文学概况、元杂剧概况、关汉卿_第1页
第一讲 元代文学概况、元杂剧概况、关汉卿_第2页
第一讲 元代文学概况、元杂剧概况、关汉卿_第3页
第一讲 元代文学概况、元杂剧概况、关汉卿_第4页
第一讲 元代文学概况、元杂剧概况、关汉卿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讲 元代文学概况、元杂剧概况、关汉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讲元代文学概况、元杂剧概况、关汉卿第一章元代文学概论一、元朝的建立及其社会概况1.元朝的建立“大哉乾元”疆域广大文学交融与传播范围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文学写作范围扩大“铁马秋风塞北”与“杏花春雨江南”的融合二、元朝的社会概况1.政治四等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2.经济商人地位的提高“人生不愿万户侯,但愿盐利淮西头;人生不愿万金宅,但愿盐商千料泊。”(杨维桢《盐商行》)城市繁荣、出版的进步及娱乐形式的多样化3.思想文化科举时行时辍思想多元:儒、释、基督教、伊斯兰教并行没有文字狱“九儒十丐”之说不确工商艺人歧视较以往有较大改善“日进千文,不如一艺

2、防身”(孔齐《至正直记》)三、文学特点1.叙事文学的兴盛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2.众体齐备诗歌:作者达4千人以上,作品12万4千余首;《全金元词》,元代词人212人,词作3721首。散文:作者3千人以上,作品3万余篇。小说:《全相平话五种》、《新编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薛仁贵征辽事略》等;戏曲:《全元戏曲》收戏曲214部,可知作者63人。2.抒情文学的新样式:散曲《全元散曲》,曲家212人,小令3823支,套曲457套。3.

3、传统诗文的衰落4.审美情趣的新变化第二章元杂剧概况一、元前中国戏剧的发展情况原始社会的歌舞如《尚书》中记载的“百兽率舞”、《吕氏春秋》中记载的“葛天氏之乐”西周末年出现“优人”伎艺,以滑稽的表演供贵族娱乐,并进行讽谏。如《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的“优孟衣冠”,开始注意表演人物的语言动作特点,具有一定的戏剧因素。在汉代,“百戏”中的角抵是一种杂耍伎艺表演。如晋人葛洪《西京杂记》中记载的“东海黄公”,表演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可以说是中国戏曲的胚胎。到唐代,前代流行的歌舞表演形成小型的歌舞戏,如“代面”、“拨头”、“踏摇娘”三出戏以及参军戏,这些形式载歌载

4、舞,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的扮演。北齐有人姓苏,自号为郎中,嗜饮酿酒,每醉辄欧其妻。妻衔悲,诉于邻里。时人弄之;丈夫著妇人衣,徐行入场;行歌,每一叠,旁人齐声和之云:“踏谣”;以其且步且歌,故谓之“踏谣”;以其称冤,故言苦。及其夫至,则作殴斗之状,以笑乐。这说明,因妇人且歌(诉)且舞(踏),故称为“踏谣娘”。(崔令钦《教坊记》)宋代的杂剧和金院本宋杂剧末泥为长,每四人或五人为一场。分段演出:先做寻常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正剧),通名“两段”。大抵以故事世务为滑稽、讽谏。最后是“散段”,叫做“杂扮”或“杂旺”,多借装某些地方的“乡下人

5、,以资笑谑”。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杂剧中,末泥为长,每四人或五人为一场,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为两段。末泥色主张,引戏色分副,副净色发乔,副末色打诨,又或添一人装孤。其吹曲破断送者,谓之把色。大抵全以故事世务为滑稽,本是鉴戒,或隐为谏诤也。金代也有杂剧,基本上与宋杂剧相似,仍继承了宋杂剧的滑稽、歌舞传统形式,以耍闹为主,注重发科调笑,也偶有加唱一两支曲子的。实际上已成为一种独立的短剧,它又名“院本”。二、元刊杂剧的面目元刊本:《元刊杂剧三十种》原为明代文学家李开先(1502-1568)旧藏,后为清代藏书家黄丕烈(1

6、763-1825)所有,再后为罗振玉所得。此书有14种为仅见此书的孤本。此书字体不一,错别字、俗体字、异体字、简写字很多,而且也有多处脱落、增衍,和不同程度的节略。与明代抄本、刻本的体制、文字,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三、元杂剧的演出形式元杂剧的演出明中叶后已经绝迹,原来演出的形式只能从文字资料和戏曲文物中去探寻。据现存有关戏曲文物和文字资料,可以知道元杂剧的演出主要在城市的瓦舍勾栏、农村的寺庙,及路边随处作场(称“打野呵”)。此外,还有酒楼茶肆及“唤官身”到指定场所演出等。杜仁杰【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构阑》:【耍孩儿】风调雨顺民安乐,都不似俺庄家

7、快活。桑蚕五谷十分收,官司无甚差科。当村许下还心愿,来到城中买些纸火。正打街头过,见吊个花碌碌纸榜,不似那答儿闹穰穰人多。【六煞】见一个人手撑着椽做的门,高声的叫"请请",道"迟来的满了无停坐"。说道"前截儿院本《调风月》,背后么末敷演《刘耍和》"。高声叫:"赶散易得,难得的妆合。"【五煞】要了二百钱放过咱,入得门上个木坡,见层层叠叠团坐。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往下觑却是人旋窝。见几个妇女向台儿上坐,又不是迎神赛社,不住的擂鼓筛锣。【四煞】一个女孩儿转了几遭,不多时引出一伙。中间里一个央人货,裹着枚皂头巾顶门上插一管笔,满脸石灰更着些黑道儿抹。知他待

8、是如何过?浑身上下,则穿领花布直裰。【三煞】念了会诗共词,说了会赋与歌,无差错。唇天口地无高下,巧语花言记许多。临绝末,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