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实验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实验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43807495

大小:902.85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10-14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实验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实验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实验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实验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实验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实验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实验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80分)1.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及都会留下特殊印记,并成为历史见证。下列信息按先秦、汉、唐、宋朝排列正确的是①竹筒隶书一牛挽犁素纱蝉衣水排②心学文人画《萍洲可谈》商业街柳词③雕版印刷《春望》釉下彩绘海上丝绸之路坊市④刀形币《小雅》烽火工艺青铜鼎士A.①④②③B.②③①④C.④①②③D.④①③②【答案】D【解析】【详解】①中最晚的事物为东汉时期的一牛挽犁和水排,故①为汉;②中最晚的是开创于南宋的心学,故②为宋;③中皆为唐朝事物;刀形币为春秋战国时期事

2、物,故④为先秦;综上,选D。排除ABC项。【点睛】时间排序题一定要注意挑选出所出现事物中时代特定独有和时间最晚的。2.如图为先秦某一著名思想家的主张示意图。图示表明该思想家A.吸收了法家思想B.开创了儒家学派C.贯穿了功利精神D.探索了天人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荀子的思想。依据材料“天道无为”、“人道有为”、“最终,将人道有为置于天道之常的规律性基础之上”结合所学可知,这位思想家是先秦时期的荀子,而这幅图示表明他探索的是天人关系,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荀子对道家思想的吸收,与法家无关;B选项从未,开创儒家学派的是孔子,不是荀子

3、;C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荀子探索天人关系,并未体现功利精神。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3.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与这一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B.“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C.“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D.“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提倡效今不法古,灵活根据实际情况变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先秦时期法家的思想;A项是儒家思想,排除;B项是墨家思想,排除;C项是道家思想,排

4、除;D项是法家思想,故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解题的关键是“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韩非子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的传统。4.《韩非子五蠹》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这则故事表明,韩非子主张A.事异则备变B.厉行赏罚C.加强君主集权D.重农抑商【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守株待兔的故事,该故事体现了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危害,为此韩非主张

5、改革、发展的观点,即事异则备变,故A项正确。厉行赏罚材料没有体现,B错误;君主集权不符合材料的主旨,C错误;重农抑商材料中也没有体现,D错误。5.下列关于太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培养国家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B.标志着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C.战国时期齐国的教育中心和学术中心D.将读书与做官相结合,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风气【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学是汉代传播儒家思想的最高学府,不是战国时期齐国的教育中心和学术中心,故C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太学是培养国家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A正确;太学的设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B正确;汉武帝

6、时期重视儒家思想,太学的设立将读书与做官相结合,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风气,D正确;A、B和D项不符题意排除。6.朱熹的《观书有感》一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由此可见朱熹主张A.格物致知,勤勉治学B.大胆假设,小心求证C.心外无物,知行合一D.反省内心,发明本心【答案】A【解析】【详解】该诗反映了朱熹主张人要心灵澄明,就要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A即探究外在知识,勤勉治学,领会其理,符合题意,故选A;B是近代思想家胡适的观点,含有西方近代治学的特点,排除B;CD是心学治学的观点,主张内心顿悟,不符合题意,排除。7

7、.“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B.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物格——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齐”体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说明了修身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B项反映的是专制思想,故排除;C项强调向善的思想,故排除;

8、D项强调的是个人的责任感,不符合材料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