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一调考试

高二语文一调考试

ID:43831770

大小:1.05 MB

页数:88页

时间:2019-10-15

高二语文一调考试_第1页
高二语文一调考试_第2页
高二语文一调考试_第3页
高二语文一调考试_第4页
高二语文一调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一调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前准备:一调试卷、典题本、词典等工具释放你的激情:牢记试卷中的基础知识,如字音、字形、词语、文言文、名句默写等课堂目标:激情高效高二一调语文试卷讲评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大声读读悟悟】在我们的生活中最让人感动的日子总是那些一心一意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日子,哪怕是为了一个卑微的目标而奋斗也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因为无数卑微的目标积累起来可能就是一个伟大的成就。金字塔也是由每一块石头累积而成的,每一块石头都是很简单的,而金字塔却是宏

2、伟而永恒的。学习目标1、扎实掌握基础知识(黄粱梦、鸦雀无声等),提高准确解答客观题的能力。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主观题做题的方法。3、全力以赴,直面挫折,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第一课时:试卷讲评(客观题)自主纠错学习内容:客观题出错的题目与有疑惑的题目。(注:基础知识要落实)要求:1、自行修改,认真独立思考,保持安静,零抬头。2、思考出错原因和题目的易错点,将需要积累的语言知识写在旁边。3、没有疑惑的题目随时积累记忆,有疑惑的题目做好标记,准备合作探究时交流解答。自主纠错【用红笔订正在原试卷上】1.D说的不

3、属于砚铭作为艺术品的范畴而是其作为文学范畴的特点。2.B此句将原文“古人大多把格言、诗句、警句作为砚铭,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范围扩大,不合文意;且前后缺少因果关系。3.C“宋代一般不用散文写砚铭”的推论不成立,且“从文天祥开始”原文无依据。4.D辞:推辞;拒绝。5.C均作“在”解释(A.于是,就/竟然;B.用来/而;D.表承接/表修饰)6.C(不是把范睢沉入水中,而是在范睢身上撒尿)注意查“溺”的意思自主纠错【用红笔订正在原试卷上】7.(1)我也能够求见他的,请允许我替你向张君引见你。(答题点:“谒”、“请”

4、、“为”、“于张君”句式)(2)你以前认为我对魏国有二心暗通齐国而在魏齐面前说我的坏话,这是你的第一条罪状。(答题点:“为”、“恶”、“于齐”句式、“公之罪一也”句式)15.D(A明枪易躲,暗箭难防B鸦雀无声C暴发户)16.C(C惺惺相惜:聪明的人怜惜聪明的人。泛指性格、才能或境遇等相同的人互相敬重,同情。A“关照”应为“观照”。B应为“径自”D哀鸿遍野: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17.B(A强加因果,C暗中更换主语,D指代不明)合作探究(7分钟)一、研讨内容:1.自主改错仍未解决的与有疑惑的题

5、目。2.总结客观题的答题方法、积累语言以及注意点。二、研讨要求:1.重在讨论答案的由来,即答题思路和方法。2.激情投入,快速高效,实现智慧整合,选派展示及点评人员,准备展示点评。3.组长协调,保证全员参与,分工明确,团结协作,讨论完后组长组织巩固落实基础知识。精彩就要秀出来!展示内容展示位置讨论要点展示小组1--3题1错因分析;1、3组4--6题2总结规律;2、7组7题3组织答案;4、6组10题8、9组15--17题10、5组要求:①书面展示规范认真,快速高效完成展示内容。②展示内容要简练,如需要展开,可以在

6、点评时参与做必要的口头补充说明。③非展人员:按老师要求落实基础知识;认真浏览并思考其他小组展示内容,准备质疑和补充;随时记录、整理内容要点,君子善假于物。注意:1.其余小组同学可自由选择参加小组(自己做的不错的题目;自己不理解的题目;但必须参加一个组,也可以参加多个小组。)2.边讨论边在规定位置展示,组长安排;3.要点鲜明,分条作答;4.做好组织工作(围成圆圈)。点拨提升: 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筛选概括信息(1)文不对题:如第一题D就属于此类,题干与选项不一致,特别要注意题干要求;(2)绝对化:只要…就、只有…

7、才、全部等;(3)无中生有:如第三题C就是文中无此内容;(4)歪曲原文:如第二题B就是强加因果关系;(5)分清内涵和外延:拓展阅读:文言文阅读范睢者,魏人也,字叔。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须贾为魏昭王使於齐,范睢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睢辩口,乃使人赐睢金十斤及牛酒,睢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睢持魏国阴事告齐,故得此馈,令睢受其牛酒,还其金。既归,心怒睢,以告魏相。魏相,魏之诸公子,曰魏齐。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睢,折胁摺齿。睢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睢

8、,故僇辱以惩后,令无妄言者。睢从箦中谓守者曰:“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守者乃请出弃箦中死人。魏齐醉,曰:“可矣。”范睢得出。后魏齐悔,复召求之。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睢亡,伏匿,更名姓曰张禄当此时,秦昭王使谒者王稽於魏。郑安平诈为卒,侍王稽。王稽问:“魏有贤人可与俱西游者乎?”郑安平曰:“臣里中有张禄先生,欲见君,言天下事。其人有仇,不敢昼见。”王稽曰:“夜与俱来。”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语未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