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指导

小学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指导

ID:43845759

大小:18.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5

小学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指导_第1页
小学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指导_第2页
小学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指导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新疆克州实验小学 杨剑勇新课标第二学段阅读目标要求学生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让学生在这期间掌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因为学生只有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才能全面体会文章所表达的的情感。而现在的课堂教学往往忽视了对这方面的训练,教会学生掌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渐渐在教学中被淡化。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不同于学生从表象来认识事物,他需要学生有抽象概括能力。对语言的组织有很高的要求。在概括时需要内容具体全面,还不能啰嗦,这个度

2、很难把握,稍微一精炼可能概括就不完整,完整了可能又会变成叙述课文内容。而我们的学情又很特殊,大部分是民族学生,本来接触汉语就比较晚,在语言的理解和表达上就有很大问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他们对概括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一次极大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座大山,翻越起来确实很艰辛,但一旦克服将对这些民族孩子学习汉语有极大的帮助,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更为他们学习其他学科打下基础。因此让学生掌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要由浅入深、潜移默化的融入课堂教学中。往往什么都想抓什么

3、都想训练,想让学生把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都掌握了,最后学生往往是什么都知道一点却什么也没掌握,没学精。针对这一学情和误区,我制定了由浅入深的课堂实施方案,在学生不断积累知识的基础上有梯度地训练学生这一能力,最终用两年的时间完成,并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我发现三年级上册的课文多数从文章到段落都有比较典型的中心句或者重点段落,构段方式很典型;而且叙事性的文章也占了主要地位。所以我们本学期的训练目标是:摘录句段法(又称重点突出法)即借助文章总起句、过渡句和重点段落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作为本册的训练重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文章

4、最基本的构段方式总分、分总、总分总,并让学生掌握此类文章分段和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其次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叙事性文章的六要素,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感知这类课文的特点,感悟这类文章分段和概括段意的方法。最终让学生初步构建概括的思路,初步体会分段的依据、目的以及概括段意的方法。为下学期的训练重点:段意合并法做准备,然后根据文章题目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种方法在小学课文中用到的比较多,题目高度概括了课文内容,只要我们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最后根据人物关系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只要学生熟读课文,理清人物之间的

5、关系就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开学伊始,因为学生组织语言能力很弱,所以我先训练摘录句段法,让学生先了解什么是主要内容,理解概括所谓何意。而且我没有直接上手让学生概括课文全文的主要内容,我先从自然段开始训练,例如《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每一自然段都是以总分的形式构段,尤其是2-4自然段更明显。那每一自然段的总起句就是这一自然段的段意。让学生通过读去发现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学生很快就能找到是第一句“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这时随机告诉学生这就是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其它内容都是围绕它来写,这种构段方式

6、叫总分,通常给这种段落分层按总起为第一层分写为第二层。这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起到总起作用的中心句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而剩下两个自然段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巩固,让这种结构在他们的脑海中构建起来。这是对学生的一个初步训练。到了《花钟》一课,学生很快就能找到第一自然段是围绕第二句话写的,并说出这是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并能概括本段的段意,还让学生发现中心句不一定都是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此时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这种方法。这时可以引入本课第二自然段,这一段虽没有中心句,但第一句话是一个问句也是一个过渡句,起到启下的作用,这里告诉学生过渡句

7、引起下文,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本段的主要内容。有些过渡句承上启下可以概括两个段落的主要内容。到了《赵州桥》一课时,把以上这种方法合在一起就可以初步了解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了。赵州桥第二自然段第一句是一个总起句,第三段的第一句话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合在一起即为:“隋朝石匠李春设计的赵州桥非常雄伟,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是宝贵的历史遗产”,这就是全文的主要内容。这时学生就可以感受到有些文章把关键词句摘录组织以后就可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之后可以在平时的阅读练习和个别课文中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到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

8、小兴安岭》这两课,是对我们学习这种概括方法的一次质的升华。我们把这两课定为了研究课。《富饶的西沙群岛》自然段中用到了总分的结构,全文用到了总分总的结构,这样就可以把这种用中心句概括段意的方法引申到全文上。并且进行全文的分段教学,并学习概括段意的方法,体会全文分段的依据和要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大部分学生很快就能说出文章的构段方式,并且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