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设计总结(精华版)

抗滑桩设计总结(精华版)

ID:43846111

大小:1.12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0-15

抗滑桩设计总结(精华版)_第1页
抗滑桩设计总结(精华版)_第2页
抗滑桩设计总结(精华版)_第3页
抗滑桩设计总结(精华版)_第4页
抗滑桩设计总结(精华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滑桩设计总结(精华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抗滑桩设计说明书1.设计下滑推力的计算1.1画出潜在滑动面根据前期勘察的资料对地层岩性进行分析,特别要注意岩土分界面和软弱夹层等特殊岩土体的分布。一般采用不平衡推力法,滑动面为折线形。1.2划分条块计算下推力滑块划分一般化为5块,具体可视情况而定。计算方法为不平衡推力法。计算内容分为多种工况,一般要考虑到滑坡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在江苏地区,主要考虑的是自然工况和暴雨工况。自然工况:在自然工况下,利用不平衡推力法计算出的F为稳定系数,是用来定量的判断滑坡体的稳定性的。一般求自然工况下求得的稳定系数≥1.0,暴雨地震等

2、工况下<1.0,这样比较符合客观情况。(通常采用EXCLE表格进行求解。)说明:表中需要填入的信息为红框部分,内容包括条块的面积、容重、条块倾角、滑动面长度、岩土粘聚力和内摩擦角。暴雨工况:在暴雨的影响下,计算的稳定系数一般≤1.0。在做设计计算时采用的暴雨工况下岩土体的c值和φ值。计算过程:①定治理区需要的设计安全系数。安全是根据规范来确定,考虑到治理工程的等级危害性等因素,一般在1.05-1.3之间,实际设计中多取1.3,较保守。②将滑动条块的数据输入表格,c值和φ值采用暴雨工况下的值。③分析抗滑段位置,确定

3、抗滑桩位置。抗滑桩位置一般位于平缓的抗滑段。④查表确定抗滑桩桩后的剩余下滑力和桩前的剩余抗滑力。⑤计算抗滑桩前的土压力。(DZ/T0219-2006规范P12)计算公式:E=1×γ×h2×tan2(45+φ1)P1122式中:EP—被动土压力(kN/m)γ1、φ1—分别为桩前岩土体的重度(kN/m3)和内摩擦角(°)h1—抗滑桩受到荷载段长度(m)⑥确定设计下滑推力桩前剩余抗滑力取值为查表取得桩前抗滑力和计算桩前土压力里较小的值。桩后剩余下滑推力查表值。以上表为例,抗滑桩设计位置。以上两个值将在抗滑桩是设计中用到

4、。计算表格如下:设计下滑推力:如上表,红框区域为自己填写内容,计算自动完成,分析可得条块4、5为阻滑段,抗滑桩设计位置为条块4和条块5之间,如下图:通过表格计算可得:设计剩余下滑推力为:242.35kN/m;第五条块剩余抗滑力为:234.71-196.43=47.28kN/m。剩余抗滑力为:Min(第五条块剩余抗滑力、桩前土压力)2.抗滑桩的内力计算2.1确定桩的尺寸2.11桩型目前常用的抗滑桩设计有两种桩型:①圆桩(理正)桩径1.2-2m,滑坡推力方向不确定时采用;②方桩(ATSP)1.5×2.0-2.5×4.

5、0m,滑坡推力方向确定是优先采用。2.1.2桩长一般嵌入段的长度为总长度的1/3-2/5,实际设计中一般取1/2,即嵌入段和滑动面以上自由端1:1。2.1.3桩间距桩间距一般5-10m比较合适,在实际设计中也可以近一些,比如直径1.2的抗滑桩桩间距可以2m。(考虑到土压力拱的问题)2.1.4计算方法常用地基系数法,其中又分为m法和K法两种方法,可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进行选用;若是刚性桩,通过力学平衡求解。地基系数法又分为以下两种方法:m法:适用于滑床为硬塑-半坚硬的砂粘土、碎石土或者风化破碎成土的软质岩层。(取值参

6、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重庆市地方标准)》附录BP38)K法:地基较为完整,岩石地基。(取值参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重庆市地方标准)》附录Bp39)在实际应用中,m法较为普遍。2.1.5桩底支撑条件分为自由、铰接端、固定端。一般采用铰接端。2.1.6滑坡推力的分布三角分布:液性指数较大,刚度较小,松散。矩形分布:液性指数小,刚度较大,密实。梯形分布:介于三角分布和矩形分布之间。一般选用三角分布。2.1.7弹性桩和刚性桩在设计时要判断桩的类别,m法和K法判断桩的类别方法如下:①m法当ah≤2.5时刚性

7、;当ah>2.5时弹性1/5a=L(mBp/EI)m地基系数随深度变化的比例系数Bp桩的等效宽度②K法bh≤1.0时刚性;当bh>1.0时弹性1/4b=L(KBp/EI)4m—地基系数随深度变化的比例系数(kN/m)3K—地基系数(kN/m)Bp—桩正面的计算宽度;方桩Bp=B+1圆桩Bp=0.9(B+1)4E—桩的弹性模量(kPa)砼弹性模量10kPaC202.55砼的弹性模量×0.8~0.85C252.80C303.004I—桩的截面惯性矩(m)C353.15L—桩的锚固段长度(m)一般情况下,都是刚性桩。2

8、.1.8抗滑桩内力计算受荷段按悬臂梁计算弹性地基系数法锚固段刚性力学平衡法一般情况下,砂土地基为刚性桩,采用力学平衡法,岩石地基是弹性桩,采用地基系数法。2.1.9抗滑桩计算图件需要弯矩图、剪力图、位移图、还有内力计算表。3.抗滑桩配筋计算根据抗滑桩的最大弯矩进行配筋计算,无特殊要求,桩身不做变形、抗裂、挠度等项的验算。钢筋混凝土桩的构造要求:凝土强度一般采用C25、C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