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比较案例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比较案例

ID:43848584

大小:58.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5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比较案例_第1页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比较案例_第2页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比较案例_第3页
资源描述: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比较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案例:某企业某月共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属于成熟的、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当月生产数量为12000台,乙产品为针对顾客需要个性化设计的产品,共生产1000台。两种产品的有关成本资料如下所示:甲乙产品的成本资料项目甲产品乙产品备注生产工时240006000直接材料/(元/台)5080直接人工/(元/h)1010制造费用/150000按工时分配按照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对制造费用按工时标准进行分配,成本核算结果如下表所示项目甲产品乙产品备注产量/台120001000直接材料成本/元60000080000直接人工成本/元24000060000制造费用分配率

2、/%515000/(24000+6000)制造费用/元12000030000总成本/元960000170000单位成本/(元/台)80170经分析,该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制造费用除了正常的机器设备的折旧、水电费等基本费用外,还有大量设备调整费、质量检验费用、材料处理费用等费用。前面相关费用的发生与生产时间紧密相关,后面这些费用的发生,主要与发生的次数有关。对相关账簿记录进行分析、汇总后,制造费用的构成如下表所示:项目金额元作业次数备注基本制造费用70000按工时分配设备调整费用40000100次甲20次,乙80次质量检验费用250002500次

3、甲1000次,乙1500次材料处理费用150001000次甲300次,乙700次合计150000根据上述资料,采用作业成本法重新计算成本,其中基本制造费用按工时分配,设备调整费用按设备调整次数分配,质量检验费用按质量检验次数分配,材料处理费用按材料处理次数分配。制造费用重新分配的结果如表所示制造费用重新分配表项目金额/元甲/元乙/元单位分配率/%甲分配/元乙分配/元基本制造费用700002400060002.335600014000设备调整费用400002080400800032000质量检验费用2500010001500101000015000

4、材料处理费用1500030070015450010500合计1500007850071500重新计算后甲、乙产品成本构成表项目甲产品乙产品备注产量/台120001000直接材料成本/台60000080000直接人工成本/台24000060000制造费用/台7850071500按作业成本法分配总成本/台918500211500单位成本/(元/台)76.54211.5上述计算结果表明,在传统成本计算法下甲产品的单位成本为80元/台,而作业成本计算法下甲产品单位成本为76.54元/台,每台单位成本下降了3.46元,下降的幅度为4.33%。而乙产品在传统

5、成本计算法下的单位成本为170元/台,作业成本计算法下的单位成本为211.5元/台,每台单位成本上升了41.5元,上升的幅度为24.42%。从中可以看出,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甲产品的成本被高估,乙产品的成本被严重低估。甲产品作为一种大批量的产品,生产过程中设备调整、质量检验和材料处理的费用都相对较少,其相应的间接费用也就不多,但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按单一的生产工时分配间接费用,甲产品因为产量大,生产所耗工时也就较高,分摊的间接费用多,从而造成了其成本的高估。乙产品作为一种个性化产品,其生产需要根据顾客的需要及时调整,造成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设备调整

6、、质量检验和材料处理,这些活动导致其需要耗费较多的间接费用,但其产量少,所耗费的生产工时相对较小,传统的成本法采用生产工时分配间接费用,分配给乙产品的间接费用就比实际耗费的间接费用少,从而导致其成本被严重低估。从本例可以看出,传统成本法下,小批量产品的成本容易被低估,产品成本信息失真,企业根据这些成本信息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比如本例中,按照传统成本计算的乙产品成本170元/台,假设企业需要获得20%的毛利,则企业可能将以企业的销售价格定在204元/台左右,表面上乙产品盈利较好。而实际乙产品的成本为211.5元/台,乙产品事实上处于亏损状态,生产销

7、售乙产品越多,企业亏损就越严重。采取作业成本计算方法,由于按照成本动因来分配间接费用,成本计算的过程与成本实际耗费的过程基本一致,成绩计算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了,企业也就可以根据成本资料做出正确决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