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

物联网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

ID:43851729

大小:25.9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5

物联网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_第1页
物联网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_第2页
物联网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_第3页
物联网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_第4页
物联网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联网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物联网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系部: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年月日8声明本人所呈交的物联网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是我在指导教师的指导和查阅相关著作下独立进行分析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作者签名:日期:8摘要物联网、云计算技术迅速发展,高校在校园网、无线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探索引入RFID、ZigBee等物联网新兴技术建设;智慧校园从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这三个层面出发,提出了建设智慧校园的总体计方案。探讨了

2、物联网在身粉识别和考勤管理智能实验设备管理、智慧图书馆、辆定位追踪智能后勤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关键词】:校园建设,网络,智慧,应用8目录引言4一、物联网的关键技术4(一)、RFID4(二)、ZigBee5二、智慧校园的总体设计5三、物联网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6(一)、身份识别和考勤管理6(二)、智能实验设备管理6(三)、智慧图书馆6(四)、车辆定位追踪7(五)、智能后勤管理7四、结束语7五.主要参考文献88引言“智慧校园”这一概念源于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目前各高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较完备,基本建成了以光纤为主干网的校园网,部分高校已经完成了对教学楼、办公楼、实验室、图书馆和其他公共场所的无

3、线全覆盖,智慧校园就是利用现有的互联网、校园网以及移动通信网络,引进RFID、ZigBee、传感器等物联网、云计算、并行控制技术,优化资源配置,为师生提供高效、智能的信息化服务,打造数字化校园、平安校园,并为管理决策层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管理手段。智慧校园的主要特征:一是通过物联网整合教育资源,为教学、科研提供高效信息服务,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二是整合现有的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宿舍管理系统等,提供开放互联的智能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三是后勤管理实现按需服务、绿色节能;四是通过智慧校园建设,使师生全面地感知教学资源,获得良好的学习、教学和后勤服务体验,促进高校教学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

4、。一、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一)、RFID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技术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可在各种恶劣环境中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无须人工干预。RFID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自动化、门禁、公路收费、停车场管理、身份识别、货物跟踪等民用领域。典型的RFID系统构成由电子标签(Tag)、读写器(Read/WriteDevice)及管理信息系统等组成,具有智能读写及加密通信的功能。当被识别物体进入读写器的识别范围时,读写器发出射频脉冲,电子标签接收射频脉冲,整流并给电容充电作为工作电压;数据解调部分从接收

5、到的射频脉冲中解调出数据并送到控制逻辑;控制逻辑接受指令完成存储、发送数据或其它操作。RFID标签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主动RFID标签靠电池供电,自动传输信号;第二类是被动RFID标签,不带电池,需要外部源来激发信号传输;第三类是电池辅助的被动RFID标签,需要外部源来唤醒电池,但具有更高的传输能力。如果按照所使用的无线电频率,RFID标签可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和微波几种类型。8(二)、ZigBeeZigBee网络采用高级通信协议,由IEEE802.15.4标准描述,ZigBee设备体积较小,是低能耗和基于无线电的传感器节点,具有低功耗、低成本、低数据传输率、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

6、强、安全可靠的技术特点。它与蓝牙、WiFi技术相比更为易用且价格低廉,因此ZigBee在车联网、智能家居、小区监控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  ZigBee协调器能够存储网络的信息,而且可作为信任中心存储安全密钥,每个网络中仅有一个协调器。ZigBee路由器的中间路由器,可在终端设备之间传递数据;ZigBee终端设备包含和父节点(协调器或者路由器)通信的功能,不能中继其他设备的数据,节点可以休眠很长时间,从而可保证电池的寿命。二、智慧校园的总体设计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可以划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1)感知层是联系师生、各类教育资源(物理世界)与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信息世界)的纽带

7、,通过RFID标签、GPS终端设备、摄像头……各种传感器对师生、教学设备资源、实验设备、图书等提供智能感知和控制能力。  (2)网络层的作用是连接感知层与应用层,正确、快速、安全地传输智慧校园各类感知数据与控制指令,所有信息都要通过WiFi、4G/3G无线网络接入校园网,一般采用异构网络互联的结构。  (3)应用层由多样化的应用系统构成,如门禁系统、监控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宿舍管理系统、实验设备管理系统等。通过对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