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教學與愛國主義教育整合的探究

初中歷史教學與愛國主義教育整合的探究

ID:43856393

大小:31.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6

初中歷史教學與愛國主義教育整合的探究_第1页
初中歷史教學與愛國主義教育整合的探究_第2页
初中歷史教學與愛國主義教育整合的探究_第3页
初中歷史教學與愛國主義教育整合的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歷史教學與愛國主義教育整合的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歷史教學與愛國主義教育整合的探究中圖分類號:G633.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摘要:愛國主義教1008-925X(2011)11-0212-01育是全民教育,廣大青少年是教育的重點。學校是對青少年進行教育的重要場所,要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到教書育人的全過程中去,特別是要發揮好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愛國主義教育應滲透到各學科的教學中去,其中歷史教學擔負著重要任務,因為歷史知識中蘊含著豐富的愛國主義素材,能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口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歷來是我們中華民族團結奮鬥的一面旗幟,也是我們

2、偉大祖國繁榮昌盛的思想武器。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形成的中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無疑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中學歷史教材思想性強,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是其它學科所難以比擬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學歷史學科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課程。但是,長期以來,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歷史教學僅僅限於讓學生接受具體知識、理解概念、掌握解題方法和步驟,而忽視瞭對學生人格的養成教育,從而影響瞭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在教學中,教師應把愛國主義教育放在歷史教學的核心地位,通過歷史課堂教學滲透愛國主義教

3、育,以教材為依據,抓住教學內容,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讓愛國主義教育成為歷史課堂教學的生命線,做到“寓教於史”。□1要充分利用歷史教育素材口歷史學科具有理論的科學性、史料的真實性和內容的客觀性等特點,在道德情感領域的教育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真實、感人、可信。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歷史教育素材,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通過形象、具體、深動的人物事件去感染、熏陶人,在潛移默化中使人的愛國主義情感得到滋潤和升華。本人任教以來多年擔任畢業班的歷史教學,在復習八年級近代史的時候,就充分

4、利用這段中國屈辱史和抗爭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自從1840年,英國使用堅船利炮打開瞭封建腐朽落後的清政府國門後,我們泱泱中華竟然在未來百年裡長期遭受列強的欺凌與瓜分。但是我泱泱中華不乏愛國仁人志士:虎門銷煙中林則徐果敢點燃瞭燃燒流入殘害中華民族的那把大火;鴉片戰爭中舍身殉國保炮臺的關天培;為求國傢富強致力洋務運動、不畏年事已高西征新疆的左宗棠;因炮彈打光而驅艦撞向日艦吉野號的鄧世昌……我堂堂中華正處於腐朽黑暗的社會、正在遭受列強欺凌之際,不乏誕生一批批愛國的仁人志士。從這些歷史教育素材中,教育學生「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

5、”,讓學生在現代社會裡去體會、認識我們柔弱的過去,讓學生們去感受我們當時清政府雖然是腐朽落後的社會,去認識依然不乏愛國志士為瞭國傢的主權不受侵犯而轟轟烈烈的拼搏;讓學生知道並牢牢記住中華民族近代的屈辱歷史,不忘國恥,從而激發學生“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的愛國主義情感。口2要切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口初中生正處於從少年期向青年期的發展階段,是從幼稚走向成熟的一個過渡時期,其生理和心理處於急劇變化的狀態,表現為自我意識高漲,獨立意識增強,而且具有反抗意識。因此,我們必須用和風細雨般的滲透,才能達到教育人、塑造人的目的。語言要富

6、有感染力,對千古傳誦的充滿愛國主義激情和氣概的歷史名言,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清”,林則徐的''苟利國傢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等等,教師如果有感情地朗讀,能燃起學生的熱情,激起他們的聯想;對歷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教師如能富有魅力的講述歷史故事,也能激發學生豐富的情感,使師生情感交融,引起共鳴。要多運用直觀教具,在講中華民族的偉大成就時,如果將彩陶、瓷器、地動儀、長城等模型展示在學生面前,使他們親眼看到祖先的發明創造,會使學生產生非常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在講帝國主義侵

7、略的暴行時,如果拿出實證,如將南京大屠殺、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圖片展示給學生,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就會油然而生。要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如在復習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的內容,可以在多媒體教學上使用表格列出《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醜條約》的內容,讓學生就課堂上將這些條約的簽訂使得當時的清政府喪失瞭國格,喪失瞭國傢的領土主權、關稅主權、領事權、駐軍權等等進行對比使學生從中認識到“閉關鎖國”、嘴後就要挨打”的屈辱歷史,從而達到復習以及將愛國主義滲透到教學過程中的目的。口3要緊密結合時代特征口愛同階段、不同時

8、期具有不同的內容。我們現在進行的愛國主義教育就是教育學生愛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認識到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就證明瞭這一點。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的仁人志士為瞭救國興邦,進行瞭各種各樣的探索。從林則徐、魏源向洋看世界,“師夷長技以制夷”,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