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诗体专攻-整体把握

高考诗歌鉴赏-诗体专攻-整体把握

ID:43859606

大小:4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6

高考诗歌鉴赏-诗体专攻-整体把握_第1页
高考诗歌鉴赏-诗体专攻-整体把握_第2页
高考诗歌鉴赏-诗体专攻-整体把握_第3页
高考诗歌鉴赏-诗体专攻-整体把握_第4页
高考诗歌鉴赏-诗体专攻-整体把握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诗歌鉴赏-诗体专攻-整体把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诗软鉴赏诗体专攻基体把握——探寻阅读规律,形成整体意识-~古诗鉴赏,其前提是要读懂诗歌。对于命题者来说,如何引导考生先读懂后鉴赏,命题的导向至关重要。对于考生来说,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能否读懂诗歌极其关键。因此,必须扭转轻读诗、重做题的倾向,而应沉下心来,反复咀嚼,一定要重视古诗本身给我们传达的内容,从而來解读古诗。在考场上,读懂一首古诗,说到底就是理解诗句意思,明确诗歌写了哪些内容,是按照什么样的思想和层次来写的。内容和思路是读懂诗歌的关键。一、读懂诗歌的题目——掌握关键信息标题是诗歌内容的重要载体。有的标题概括了诗歌的内容,有的揭示了诗歌的线索,有的奠定了

2、诗歌的感情基调,有的揭示了诗歌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总之,标题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耍切入点。卷别诗题重要信息2015年全国卷II《残春旅舍》①点明地点(旅舍);②点明时间(残春);③暗示了情感(残)2014年全国卷II《含山店梦觉作》①点明了地点(含山店);②点明了诗人的状态(梦觉);③点明了时间(夜里)《宿渔家》点明了事件(宿)和地点(渔家)2014年四川卷《秋暮吟望》①点明了时令(秋);②点明了时间(暮);③点明了事件(吟望)2014年浙江卷《溪行逢雨与柳屮庸》①点明了诗人的状态(溪行);②点明了事件(逢雨);③点明了写作对象(柳中庸)2013年山东卷《山寺枚起》①点明

3、了地点(山寺);②点明了时间(夜);③点明了事件(起)[示例一]阅读下列诗歌的题目,指出从题目中读出的内容。1.(2014-江苏卷)《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高考诗软鉴赏诗体专攻基体把握——探寻阅读规律,形成整体意识-~古诗鉴赏,其前提是要读懂诗歌。对于命题者来说,如何引导考生先读懂后鉴赏,命题的导向至关重要。对于考生来说,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能否读懂诗歌极其关键。因此,必须扭转轻读诗、重做题的倾向,而应沉下心来,反复咀嚼,一定要重视古诗本身给我们传达的内容,从而來解读古诗。在考场

4、上,读懂一首古诗,说到底就是理解诗句意思,明确诗歌写了哪些内容,是按照什么样的思想和层次来写的。内容和思路是读懂诗歌的关键。一、读懂诗歌的题目——掌握关键信息标题是诗歌内容的重要载体。有的标题概括了诗歌的内容,有的揭示了诗歌的线索,有的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有的揭示了诗歌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总之,标题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耍切入点。卷别诗题重要信息2015年全国卷II《残春旅舍》①点明地点(旅舍);②点明时间(残春);③暗示了情感(残)2014年全国卷II《含山店梦觉作》①点明了地点(含山店);②点明了诗人的状态(梦觉);③点明了时间(夜里)《宿渔家》点明了事件(宿)和地点

5、(渔家)2014年四川卷《秋暮吟望》①点明了时令(秋);②点明了时间(暮);③点明了事件(吟望)2014年浙江卷《溪行逢雨与柳屮庸》①点明了诗人的状态(溪行);②点明了事件(逢雨);③点明了写作对象(柳中庸)2013年山东卷《山寺枚起》①点明了地点(山寺);②点明了时间(夜);③点明了事件(起)[示例一]阅读下列诗歌的题目,指出从题目中读出的内容。1.(2014-江苏卷)《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答案:①点明了时间(休暇日);②点明了事件(访王侍御);③点明了事件的结果(不遇)。2.(2014-安徽卷

6、)《阮郎归•西湖春暮》阮郎归•西湖春暮[南宋]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花褪雨,絮沾泥。凌波②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注】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答案:①点明了地点(西湖);②点明了时令(暮春)。二、理解“诗家语”——读懂诗歌正文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涵的意象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实际上,

7、很少有人用平常说话的语言来作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耍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了解了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地进入诗歌的语境。1.改变词性屮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屮某些词语的词性。如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临行与故游夜别》),王维“下马饮君酒”(《送别》)、“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