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信访维稳的探索与实践

基层信访维稳的探索与实践

ID:43883802

大小:3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16

基层信访维稳的探索与实践_第1页
基层信访维稳的探索与实践_第2页
基层信访维稳的探索与实践_第3页
基层信访维稳的探索与实践_第4页
基层信访维稳的探索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层信访维稳的探索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层信访维稳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当前信访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透过诸多信访问题及信访现象,不难发现信访维稳的关键问题是人,木质是利,如何搞好基础信访维稳,需要以人为本,综合应用各种资源,用各种手段从多方面化解。关键词诉求心理原因群众路线作者简介:彭振屮,湖南隆回县六都寨镇党政办,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管理。中图分类号:D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153-02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短时间内出现一些社会问题,如住房和拆迁问题、民政保障问题、林权纠纷问题及丿力史遗留问题

2、等,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并上访上诉,•泄程度上影响社会的稳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维护社会稳定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利益群体以及社会各阶层民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拟从基层信访的实践经验出发,分析信访维稳的现状,找出其原因与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相关的対策。一、基层信访维稳的现状信访是指人民群众致函或走访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并耍求解决某些问题,大部分事关利益问题。笔者所在的镇党委、政府始终把信访维稳工作做为工作中的重点,领导干部批阅來信,轮流接待來访,积极处理化解信访难题,认

3、真听取、采纳群众信访中的言论和建议;从思想上认识到位、基层服务到位、工作上领导到位、群众工作站走访到位;形成全党重视、全镇上下关心信访工作的局面。但是,信访问题层出不穷,信访维稳面临诸多问题。(-)信访成为群众诉求主渠道我国《宪法》笫四十一条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巾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宪法赋予群众的上访申诉的权力,党的十六大以来强调耍

4、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群众逐步形成共识——有事找政府,一旦个人权利受侵害、发生灾难、出现纠纷等,就会向政府申诉请求解决;当前信访成为我国发展过程中化解社会孑盾、疏解民怨、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群访和越级访比例上升在一些民事纠纷案例中群体上访较多,一般是三五个一伙上访,如医患纠纷或医疗事故等,动辄亲朋好友一起信访;其次是政府政策可能损害小部分人的利益,如对小贩的经商行为的规范,势必引发个别人对现状不满,从而纠结多个商贩群起上访;三是信访者为个人私利或不可告人的目的,特

5、请人出谋划策,纠集群众帮忙上访;四是为了增加对基层政府的压力,动不动就进省上京越级上访,迫使基层政府高度重视。(三)信访主体复杂,牵涉范围广农业农村问题如集体土地权属、土地流转问题,村级账务以及村集休经济问题,例如某茶厂是70年代的时候政府从几个相邻的村划拨的土地,如今村民土地少,村民联合起來上访要求分配茶厂土地或者分成,由于缺乏原始档案,也没有较好的处理个案,处理难度大。城镇化建设如企业改制过程屮的问题,i些老的企业因经营状况不佳而被逼破产倒闭,改制过程中集体资产的处置问题,财产分配和企业职工的养老

6、安置问题,涉面大,争议较多。此外各类民事案件纠纷、环境生态、优抚保障、历史遗留问题等信访涉面广,牵涉的人物多,处理难度大,群众反响强烈。(四)群众信访的内容多样化基层群众信访的内容广泛,儿乎覆盖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是政策落实问题,河道采砂问题,扶贫以及民政问题;二是征地拆迁问题,土地征用开发问题,修路征地等;三是产权归属问题,山林权属纠纷,建房占地纠纷,宗族坟地纠纷,宅基地等土地权属;四是公共服务问题,城区基础设施建设、自来水、交通问题、城管环卫问题等;五是牟利上访,原来计生队员、群众受灾问题、

7、因各种困难要求救济等。二、信访案件的原因与特点基层信访的主要原因是基于利益方面的问题,即与经济和百姓生活相关的问题,其次是个体尊重问题;再次是个别的无理取闹的心理。每一件信访事件的背后都冇其内在原因,不仅有深层次的,也冇多层面的,要全面的分析把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矛盾伴随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产生,随着社会发展自然得到解决,同时又会出现新的社会孑盾。在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产业化所带来的土地流转问题,种养业的培育发展问题,农出水利建设等问题不断的出现;其次党提出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社会福利

8、逐渐增多,由于名额及金额冇限,出现不公正的分配现象,群众对此信访较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财富的迅速集中,我国基尼系数已超过0・4的警戒线,社会矛盾极容易激发;富人极尽奢华生活和少数为富不仁的奸商行为,群众产生一种“仇富”的心理。同时少数政府司法部门存在的腐败行为,执法不公等问题,人们易产生“仇官”情节,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非常高,信息流传快捷,一旦出现暗箱操作或者专权行为,群众就会上访和越级上访。(-)群众信访的心理因素信访制度注重其权利救济功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