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毕业论文-林语堂研究概述

文化研究毕业论文-林语堂研究概述

ID:43902025

大小:78.0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6

文化研究毕业论文-林语堂研究概述_第1页
文化研究毕业论文-林语堂研究概述_第2页
文化研究毕业论文-林语堂研究概述_第3页
文化研究毕业论文-林语堂研究概述_第4页
文化研究毕业论文-林语堂研究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研究毕业论文-林语堂研究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林语吐研究概述1975年5月,美国图书馆学家安徳森(ArthurJamesAnderson)[(1)]编纂的《林语堂梢摘》(LinYutang:ThcBestofanOldFrcind)出版。林语堂在为此书写的《序》中说:“我的笔写出我胸中的话。我的话说完了。我就要告辞了。”林语堂显然已冇死亡的预感。他要在告别这个世界之前,回顾和总结一下白己80年来的历程。1974年,出版了他的《八十自叙》(台湾远景出版社)。这是林语堂耄警之年之作。林语堂开卷就说:“我只是一团矛盾而已。”这真是画龙点睛,非常准确地概括了他一生思想性格的特殊性,证明林语堂还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林语堂在《论语》

2、时代的合伙人、挚友徐訐[(2)]在肯定他在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同时,不得不承认林语堂在文学史屮也许是“最不容易写的一章徐訐一语道出了林语堂以H己的存在为文学史家们出了一道难题。林语堂确实是“最不容易写的一章S主要难度还是在于林语堂本人思想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的多重性、复杂性和孑盾性。他集古今中外文化因素于一•身,中西结合,融古会今。任何事情,哪怕是苍蝇、臭虫、抽烟、戴帽、吃磁耙、睡觉……林语堂都借题发挥,小题大做,变成为屮西文化的冲突或两种文化选择的人题目。别人极力掩盖的,正是他要暴露的,别人梦寐以求的,他会不屑一•顾;他不仅不回避矛盾,还以“一捆矛盾”自诩。正是这些特点,造

3、成了林语堂在现代文学史上最难写的一章。林语堂木身就是“一团矛盾",“一团连自己也理不清的矛盾,外人要去清理出头绪来,自然更不容易。"[(3)]因此,研究和评价林语堂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人们给林语堂的头衔很多,“高人雅士"、“幽默大师"、“语言大师"、“一代宗师''、“一代哲人”、“中国大文豪''、“数千年中国文明所钟毓出來的奇葩”有骂他是“反动文人"、“美帝国主义的走狗”、“洋奴”、“袁中郎徒子徒孙"也有之;说他“前期是战斗的,后期是绅士”,早期是“叛徒”,后期“投身美帝国主义”有之,认为林语堂是“爱国主义者,不能全盘否定”,甚至毫不隐讳地说:“林语堂不是反动文人"[(4)

4、]的也不乏其人。在国际文坛上,林语堂知名度很高,曾被美国文化界列为“二十世纪智慧人物‘‘么一。1975年4刀,在国际笔会第41届大会上当选为总会副会长,这是国际笔会成立以來,亚洲人担任此职务的第三人。他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乂名《瞬息京华》)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作晶。1989年2刀10口,美国总统布什对国会两院联席会谈到他访问东南亚的准备工作时,说他读了林语堂的作品的感受。他说:“林语堂讲的是数十年前中国的情形,但他的话今天对我们每一个美国人都仍受用。我们国家要成功,我们便必须重新领悟这些话的意思。’‘表明至今林语堂述在影响美国人的“中国观"。[(5)]但是,褒贬之间

5、,T•里之谬,反差太人,令人吃惊!究其原因,除了认识上的差别之外,40余年的“隔绝"是个重要因素。因为,在中国大陆的读书界,包括高筹院校小文专业的师生,在不久Z前,有不少人对林语堂的了解还定格在30年代作为论语派的“幽默大师”身上,而对1936年出国以后,饮誉世界文坛的林语堂,知Ztt少。其实,林语堂享年81岁,离开大陆的40余年,出版译著三、四十部,小说、传记、散文、论著、译文等,包罗其广。绝大多数作站,通常有七、八种版本。其中,《生活的艺术》最为畅销,出版以来,美国已再版40次以上,被译成10多种文字,畅销于欧美10多个国家,成为中产阶级的枕边书,历经四、五十年而不衰。随

6、着改革开放,“隔绝"现彖逐步消除,林语堂的研究愈来愈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和重视,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林语堂从1918年发表处女作《汉字索引制说明》(《新青年》4卷2期),同年乂发表了《论“汉字索引制"及西洋文学(致钱玄同)》(《新青年》4卷4期),开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林语堂近60年的文学生涯,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一、《语丝》时期,主要是1923年到30年代,发表论著70余篇(部);二、《论语》时期,从1932年《论语》创刊前后到1936年出国前后,发表论著200篇(部);三、侨居海外时期,从1936年侨居美国到1966年定居台湾,出版论著近30部;四、晩年写作时期,从1966

7、年到1976年逝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要想回避林语堂这个名字,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由于种种原因所造成的复杂悄况,林语堂研究存在着较大的难度。从现冇的林语堂研究资料來看,研究与其创作不同步,也不相称。我们将林语堂研究分为三个时期,即:1949年前为形成时期;1949年到1979年为萧条吋期;1979年以后为发展并将正形成高潮吋期。第三时期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以资料发掘为主,第二阶段资料发掘与理论研究并重。一、1949年以前,为林语堂研究的形成吋期(或称为“前期”)这一时期,最先批评和研究林语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