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与策划

新闻评论与策划

ID:43904052

大小:109.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16

新闻评论与策划_第1页
新闻评论与策划_第2页
新闻评论与策划_第3页
新闻评论与策划_第4页
新闻评论与策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闻评论与策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闻评论与策划“新闻评论与策划”是此次学习班的主要内容。前两夭,儿位老师讲了新闻评论与策划的基本规律和要求,我主要从媒体发展的角度,介绍一下国内外新闻界对评论与策划的最新研究成果,围绕可操作性的层面,探讨在新老媒体竞争口趋激烈的今天,如何摘好新闻的评论与策划。首先讲讲新闻评论作用,如果说新闻事实决定新闻价值的话,那么评论则是新闻价值的拓展与延伸。美国哥伦比亚新闻研究生院在教程中谈到新闻报道的价值时,曾把其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报道是事实性的直截了当的报道,也就是就事论事;笫二层报道是既报道了基本爭实,又发掘表象背后实质的调查性报道;第三层报道则是在事实

2、性和调査性的基础上所作的解释性和分析性的报道,也就是深度报道。美国《新闻学大词典》给深度报道的定义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而报道新闻的方式。深度报道必须貝•备以卜-特点:一•深刻性,从表层拓展向深层,从事件拓展向认知,从事件木身拓展向事件之间的联系,爭件与人的联系。二过程性。耍求不仅报道原因和最终结果,而.H.对新闻事件过程屮的Illi折性、复杂性要有所反映,上承以往报道的事实或观点,下继新闻事实的最新发展趋势。三是解释性和分析性。要求冇权威人士提供的经典分析,进而启发受众智慧,带动受众思

3、考。这一特点在很人程度上,靠新闻评论來实现。四是对各种新闻要素以及不同观点的幣合性。主要包插:1、对新闻观念的整合,也就是如何报道新闻。多少年來,发布有彩响力的独家新闻,始终是多数记者刻意追求的目标。然而,在信息共享的今天,真正意义的“独此一家”的新闻,可谓风毛麟角。即使你是戢早发布消息的记者,只要价值重大,很可能第二天就被其他媒体夺去风头。所以对人多数记者而言,能发衣独家新闻当然求Z不得,但是更重要、更能体现记者水平的H标是搞不同于常规报道的“独家报道”。也就是说,报道的基木事件相同,但报道的角度和深度却高人一头。口现代新闻事业诞生那天起,西方的新

4、闻界始终把“客观报道”奉为不可逾越的“金科玉律”,认为记者只能搞纯客观的报道,字里行间,不能夹杂任何个人观点的私货,否则就有背于记者的职业素养。到了20世纪50年代,电视在客观报道方血的优势逐渐显诙出來。令文字媒体大亨们始料不及的是,虽然电视新闻的解说承袭了“客观报道”的衣钵,但是它生动的画而却冇“此处无声胜冇声”的强烈倾向性。即使都是纯而乂纯的“客观报道”,观众从电视新闻中得到的东酋耍比从报纸中得到的多得多。于是延续了儿百年的文字“客观报道”被电视冲击得一无是处。为了对抗电视在动态报道方面的绝对优势西方文字媒体,在困境中开掘出一种新的报道样式,即“

5、深度报道”。后來山于这种报道越来越受到受众的欢迎,广播、电视等媒体也广泛采用,以致成为所有优秀报道的重要标志Z-O美国学者麦尔文•满切尔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中公开申明:“如果驻白宫的记者仅仅报道发生了什么而没有提供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含义,那他只完成了一半的工作。”一位欧洲的政治家说得更加明确,“不耍对我说岀了什么爭,而要对我说这意味着什么!”。因此,记者除了在政府公告、观众来信、来电寻找“独家”线索外,网上消息乃至小报小刊的报道,都可以看作独家电视新闻的雨要來源。这里有三条原则,一、必须具冇一定的新闻价值,不能是司空见惯的II常琐事;二、主流媒体没有公

6、开报道,非主流媒体的报道还没成气候;三、不能简单地照抄、照搬原來的信息,必须冇深入细致地采访。最近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披露的冒充“纯进口”而且质量不合格的“达芬奇家具”就是典型的“深度报道”。在深度报道中,有两个概念大家一定要分清。一个是“独家新闻”,一个是“独家报道”。在网络时代的今天,山于在采访、发稿、版面等方面的局限性,对于传统媒体的记者而言,真正意义上的“独家新闻”往往町遇不可求,而“独家报道”则应当成为记者们的普遍追求。所谓“独家报道”,是指角度、选材、结构以及衣现手法等方面的独特性,而起决定作用的是主题立意方面的独家发现,即抓住新闻事实屮

7、的倾向性问题。纵观多年的新闻评比,所有获头奖的作品,儿乎都是具有明显倾向性的新闻题材。比如,获得2009年新闻中心长消息-•等奖的“记者调查:宁夏姚伏镇为何突然冒出了16000亩耕地”便提出了一个值得重视的倾向性问题。这条消息最早木來是一家小报最先报道的,山于缺乏冇权威性的采访与调查,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太大反响。屮国农村的土地数量始终统计不准,己经是人所共知的事实。采访部的记者在调査中发现:过去冇农业税时,为了少交钱农民尽量瞒报土地;现在农业税免了,而且国家按土地数量给予适当补助,当然是土地越多越好。对于这种虚报土地而积的行为,央视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8、并且在播出新闻后立即请专家解读,虚报土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此条新闻的播出,引起国务院领导的高度巫视,回良玉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