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把责任教育放在首位

应把责任教育放在首位

ID:43904568

大小:2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6

应把责任教育放在首位_第1页
应把责任教育放在首位_第2页
应把责任教育放在首位_第3页
应把责任教育放在首位_第4页
应把责任教育放在首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把责任教育放在首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加强责任教育落实“学会做人”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现代教育四大冃标——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不同的方面对现代教育提出了要求。其屮的“学会做人”应该是教育的核心。而责任教育的出发点在于培养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并教会他如何做人。因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应该成为德育工作的首要目标,也是推行索质教育的核心。一、责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一)责任教育的内涵所谓责任,是指份内应做的事,是个人或群体组织所应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马克思、恩格斯在《徳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指出:“在社会关系中,作为

2、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这就确切无疑地指出了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肩负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责任。责任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途径、方法,培养责任主体的责任素质,以使其对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加以确认、承诺并履行的教育。(-)责任教育的外延1.责任教育包括责任意识教育、责任情感教育、责任能力教育和责任行为教育。2.责任教育,不是一项孤立的行为,它融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3.责任教育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重、自立的品行,让学生学会对自我负责,对他人

3、负责,对家庭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民族负责,对人类负责,对自然负责,对时代负责,对未来负责。二、目前学生的责任意识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的指导下走入了误区,不少“恨铁不成钢”的教师和“望子成龙”的父母心目中“好学生”、“好孩子”的衡量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只注重了智育,而忽视了思想品德、道德素质的教育。或者,只注重了某些较高精神境界的教育,却忽视了做人基本素质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了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意志、行为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

4、内心世界的塑造和自我教育,自我约朿能力的培养。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独生子女教育畸形发展,导致在部分中小学生中存在着种种不良的表现:自我意识强,自私自利,很少考虑到他人和集体,对父母长辈没有礼貌、对同学没有热情、对班集体漠不关心。没有远大的理想或目标,易满足,不求上进,只求得过且过,攻击性强,抗挫折差,一味追求享受、时髦,却不肯付出,做事缺乏恒心和毅力。遇事推脱责任,拿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比较,责任感差,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严于律人,宽于待己……这种种状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5、三、学校责任教育策略学校责任教育,就是指在学校中进行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地以培育和发展学生责任感为目标的教育活动过程,包括与责任相关的理论知识、责任规范和道徳责任实践的引导。因此,增强和发展学生的责任感是学校责任教育的根本所在。首先,教育者要树立学生是学校责任教育主体的观念。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学校责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对学生的责任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面对各种利益冲突,能够独立判断并

6、具有自主选择的能力,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在责任实践基础上实现主体的合作与交往,增强学生的责任能力,提高学生责任感的发展水平。其次,深化责任体验教育。责任感最终是在责任实践中形成的。要创设责任情境,让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和大自然中主动寻找自我责任角色,通过切身的实践和情境体验接受责任教育,使他们能够比较完整地体会责任感的形成过程,认识负责对成才、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对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耍作用,自觉、主动地参与责任实践活动,在参与和体验中学会负责。第三,形成“负责”的舆论宣传。学校要开展相应

7、的“负责”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普遍认识到负责的重要性,形成崇尚负责、鄙视不负责的氛围。对校园发生的不负责任的人和事要进行曝光,进行公开批评和舆论谴责,逐渐确立奉行负责的良好校园风尚。第四,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影响学生。教育者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为学生作出表率,以形成人格魅力,成为学生积极情感指向的对象,从而影响和感染学生。对学生来说,教师是具体的践行责任的楷模,教师的言行不管有无责任教育的自觉,都会成为责任教育的显性或隐性课程。在教育中,教师的人格是全部教育的基础,人格的力量是无穷的,是主动、具体、

8、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教育资源,教育者以身作则,注重言教与身教相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第五,要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具体情境,不能过于理想化。责任存在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说,孤立的责任教育是不存在的,责任教育活动存在于人类各种活动体系之中。所以,学校责任教育不能游离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之外,不能游离于其它诸育之外。对学生的责任教育随时都可以发生,而非仅仅发生于某一时段或某些事件之中。四、加强责任教育的要从如下几方面抓起1.加强学校管理者的责任,提高学校的整体责任意识一个人接受教育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