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拨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运用初探

点拨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运用初探

ID:43908138

大小:1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6

点拨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运用初探_第1页
点拨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运用初探_第2页
点拨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运用初探_第3页
资源描述:

《点拨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运用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点拨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运用初探“点拨教学法”是指在现代教育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下,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灵活运用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一种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教学方法。历史学科由于其人文性特点,与语文学科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所以在丿力史教学中尝试“点拨法”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实用性。当然,要想在实际教学屮运用“点拨法”还需结合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科学、适当地推行。一、摆脱应试束缚,树立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历史教学观透视现今的中学历史课堂,很多时候课堂的一切活动都由教师掌控,即便是互动,也是学生围绕教师事先设定好的预案展开,学生只是配合教师演好一场没冇悬念和高潮的课堂剧罢了。对于如此困境,

2、我开始在历史教学中尝试“点拨”之法,希琨能借这块“他山之石”,攻下历史教学的“课堂Z玉”。通过实践,我认为要想在中学历史课堂大兴“点拨”Z法,作为历史教师,就必须更新观念,努力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和羁绊,站在“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高度重新市视我们的课堂教学,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屮心和主体,与教师一起学习历史,感悟人生,收获希望,在课堂的快乐中健康成长。例如,我上《红军不怕远征难》这课时,以“重走长征路”为题,让学生通过导游的形式介绍长征路线及故事,不但巩固了课堂知识,还培养了学生收集、提取、整理有关地理、旅游等信息资料的能力。所以,

3、教师要学会摆正自己的位置,主导而非主宰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思考、争辩中张扬个性,展现才华,不断提升自身的历史素养。二、改革课堂教学程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点拨法”不同于传统教学之法,它强调因材施教,充分考虑教材和学生的因素,灵活多变,始终把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身上,当点则点,当拨则拨,借其疑惑,拨其障碍,杜绝千篇一律。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推广和实践“点拨法”呢?具体来说,我觉得可以做如下尝试:从改革课堂教学程式入手,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差异,针对学生在年龄、心理特征、思维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灵活多样地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如我上《昌盛的秦汉文化》这课

4、前,针对初一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先让他们找來破布或竹板,在上面写字,再让他们在白纸上写,然后谈谈由于书写材质不同的感受,接着我运用引言中的故事进入正文学习,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激发了,当然这节课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如此看来,平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点拨和示范,让学生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三、转变教学思路,山注重“教法”变为注重“学法”的指导在运用“点拨法”时,教师既要传授历史基本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学生丿力史思维能力,要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上。例如,上《难忘九一八》这一课,我特地安排了一场“杀蒋”还是“放蒋”的学生讨论,好多同学单纯地回答了杀或放,这时我乂问

5、“杀蒋”有何结局,“放蒋”又有何结局呢?在这两个问题的点拨下,学生讨论得更加热烈。提出“杀蒋”的同学认为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革命群众和共产党人士,还对红军发动“围剿”战争……提出“放蒋”的同学认为,如果把蒋介石杀了可能会加深国共之间的矛盾,再次引起内战,显然襯蚌相争漁翁得利,这样的结果对日本侵略者最有利……这时学生已经将自己置身于历史的情景里,对于老师想讲的“杀蒋”还是“放蒋”的利弊他们都已通过自己的讨论得出答案,这时,我再适当补充西安事变的爆发引发的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然后再用问题启发,走哪步棋更符合中华民族利益?学生最终一致认为放蒋更有利于中华民族的

6、利益,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共产党高瞻远嘱、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光辉形象,突出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过程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尝试下來这种教学效果比我以前抽象地讲“杀”与“放”要好得多,学生提高了自己分析、判断历史事件的能力。当然,注重“学法”指导并不是教师不要钻研教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不是否认教师的地位,而是为了更好地理顺师生关系,明确各自角色,只有这样,僵化的丿力史课堂才能焕发活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边步从头越。”在屮学历史课堂倡导“点拨法”,是笔者对历史教育走出困境,重焕课堂活力的初探。伴随着如火如荼的课改Z风,历史教学的窘境必将彻底摆脱,就让我们历史教师

7、“点拨”的努力成为历史教育崛起的一次呼唤吧!(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孝友中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