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临床上高血压患者护理

浅议临床上高血压患者护理

ID:43916738

大小:39.0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6

浅议临床上高血压患者护理_第1页
浅议临床上高血压患者护理_第2页
浅议临床上高血压患者护理_第3页
浅议临床上高血压患者护理_第4页
浅议临床上高血压患者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临床上高血压患者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临床上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图分类号1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1・0104・01【摘要】高血压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日间变化迅速复杂,而且的发病率也较高,早期发现,早期抢救,早期治疗,通过抢救能转危为安。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加强护理,是护理工作中最根本的一条。为了引起临床护理人员对高血压病情观察的重视,现结合临床上心血管病的病理生理变化,根据对心血管病病人的观察,谈谈护理体会。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患者临床上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高血压的病因迄今尚未阐

2、明,主要与年龄大小、职业属性、所在环境、遗传基因、食盐量及体重因素相关,普遍认为,高级神经中枢功能下降在并发症中占重要地位,而体液、内分泌因素及肾脏等也在并发症中呈现。经常反复的过度劳累与精神刺激使大脑皮层功能混乱,从而影响了对大脑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运行,形成了以血管收缩带来的神经冲动为主导的兴奋中枢,最终导致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产生阻力,血压升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已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当患者确诊为高血压时需要接受长期治疗,且根据血压值及并发症合理调整治疗药物,故高血压患者除了

3、临床治疗及护理外,院外的血压自我监督和测量对高血压的治疗与稳定也很重要。口1护患情况分析口1.1病人自身的病理生理特点:心血管病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加强,易引起心肌细胞抑制,导致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等,甚至会引起病人在出现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的心律失常而死亡。所以对心血管病人来说是发病的高发期。口1.2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护士均为女性,体力较弱,再加上每月一次的生理期,生物钟紊乱,身体极度困乏,且值班人员少,无人监督,如果没有较强的责任心、良好的道德修养及自制力,就很容易放松对病人的观察而导致不良后果。口1.3陪护方

4、面的原因:陪住人员,往往适应不了生物钟的紊乱而困乏入睡,加上住院时间长,陪床人员身心疲惫难以提供变化的信息。口2诊断标准口根据WHO高血压诊断标准,一般情况下,理想的血压为120/80mmHg(1mmHg=0.133kPa),正常血压为130/85mmHg以下,130739/85〜89mmHg为临界高血压,为正常高140-159/90-99mmHg为高血压I期,此时机体无任何器质性病变,只是单纯高血压;160-179/100-109mmHg为高血压II期,此时有左心室肥厚、心、脑、肾损害等器质性病变,但功能还在代偿状态;180

5、/110mmHg以上为高血压III期,此时有脑出血、心力衰竭、肾衰竭等病变,已进入失代偿期,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口3诊断方法口住院后24〜48h检测高血压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过量吸烟、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症、脑出血、心力衰竭、遗传因素、动脉硬化以及各种社会因素。□采集病史:记录在发病阶段产生的最高血压及治疗效果,包括当前和过去抗高血压时应用的药物及其效果,确立影响高血压的后天因素(肥胖症、精神压力、体育活动量、饮食习惯、季节差异、酒精消耗量)。体位采用卧位或坐位,需测3次,间隔3~4min,取平均数。对于可疑对象应逐日多次测

6、血压,然后探讨、总结。对有疑问的患者,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再下结论为妥。4治疗及护理口4.1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选用利尿剂、神经系统抑制剂、血管扩张药等药物,并采用药物的联合应用,其优势在于产生协同疗效,能够合理递减药物的用量,降低副作用,增加治疗效果。降压不宜过于着急,以缓冲降压为主,同时不宜将血压降至太低而阻碍对心、脑、肾的供血,一般以150/100mmHg为宜。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除休息、快速降压外,高血压脑病时给予脱水剂,以减轻脑水肿。口4.2临床观察与护理:护士应详细做好床头交接班,了解1=1病人日间病情变化,主要

7、治疗、心理、睡眠及饮食情况,熟练掌握急救器材及药品的使用情况,并知道急救仪器的放置位置,以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顺利采取急救措施。同时根据心血管患者病情变化特点,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口4.3制定工作流程:护士接班时要详细交接,并将交班内容整理在交接本上,以便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防止遗漏治疗和护理。口4.4按护理等级要求定时巡视病区,包括病区安全设施、专科设施及急救仪器设备情况、仪器使用情况、巡视住院患者的病情变化、了解值班医护人员的动态。保证全病区的护理安全。口4・5病情观察、治疗及护理。对治疗的患者,我们更应该保持高度慎

8、独精神。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保障治疗及时、准确无误地进行。口(1)对病区患者的病情要做到心中有数,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神志及精神状态变化,及时了解患者主诉,如胸闷、胸痛、心悸、气急,并进一步观察其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时通知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