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质量影响实证探究-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质量影响实证探究-

ID:43920499

大小:60.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16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质量影响实证探究-_第1页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质量影响实证探究-_第2页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质量影响实证探究-_第3页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质量影响实证探究-_第4页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质量影响实证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质量影响实证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质量影响实证探究*摘要:本文以2002年至2011年沪深A股制造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和审计质量二者正相关,即会计师事务所在执行业务中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关键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审计质量注册会计师一、引言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新审计准则体系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全面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思想和方法。但有很多业内人士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表示怀疑和担忧,认为安达信由于安然事件而轰然倒塌,其主要原因在于运用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和方法;其

2、他国际会计公司如毕马威涉及锦州港案件、德勤涉及科龙审计案件、普华永道被我国政府限期整改,这些国际会计公司在我国已陷入全面诚信危机,有的公司甚至面临退出我国市场的尴尬局面,都采用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因此人们对以安达信为代表的国际会计公司所推崇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产生了质疑。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究竟是导致审计失败还是提髙审计质量?如果把在西方国家产生和发展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这一新的模式直接用于我国审计,会不会出现水土不服?能否提高审计质量?因此有必要结合在我国的实际运用情况来证实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提高审计质量的影响。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我国证券市场2002年至2011年深

3、沪A股制造企业为样本,研究探讨在中国背景下,执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质量影响,期望能为形成较为完善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提供支撑。二、文献综述(一)国外文献毕马威会计公司率先使用BMP(BusinessMeasurementProcess)审计模式。BMP审计模式要求审计师先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了解企业的经营模式,然后通过分析企业在战略、经营等环节中所产生的经营风险,确定剩余风险,最后根据剩余风险设计实质性测试程序。随后安永会计公司在对企业经营环境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开发了“全球审计法”。安达信会计公司形成了经营导向审计技术;普华永道会计公司广泛釆用以“普华

4、永道审计方法”为名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德勤会计公司采用以“AS/2”为名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英、美、加组成的联合工作组(2000)认为促使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注册会计师会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向审计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需要;美国审计效果研究项目组及国际“风险分析联合项目组”(2000)研究表明采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在美国,与审计风险相关的七个审计准则征求意见稿是2002年由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审计准则全面贯穿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思想。2002年1月1日国际内部注册会计师协会开始实施重新修订的《内部审计事务标准》,这一标准在体例列示和内容

5、上都有变化,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自始至终贯穿于标准中。Eilifsen、Knechel和Wallage(2001)表明采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可为注册会计师提供较高程度的保证,进一步减少对各利益相关者的风险。Power(2003)指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比传统审计的收费提高并合理化。(二)国内文献陈志强(1998)指出在控制环境中所涉及的审计风险难以确定是固有风险还是控制风险,这就使得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结构有内在缺陷。胡春元(2000)认为风险基础审计使审计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黄世忠、陈建明(2002)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五大”从制度基础审计演变为风险基础审计,这

6、种审计模式的改变不仅造成了审计观念的紊乱,而且可能使审计职业以唯利是图为目标(其核心是风险与报酬的权衡与抉择)。因此认为运用现代风险导向这一审计方法有可能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审计失败。谢荣、吴建友(2004)指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系统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其完成审计工作的思路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把会计报表错报风险和企业战略风险紧密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提出了审计师从源头分析和发现会计报表错报的观念。常勋、黄京簣(2004)认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将审计的视野延伸至被审计单位的微观、中观以及宏观环境中,预测可能的各种风险,将使风险评估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

7、。李爽(2005)指出在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过程中,应注意强化职业判断以进一步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卓继民(2005)认为现代风险管理审计首先从审计的源头(企业的战略、绩效等)去识别和评估管理中整体风险,然后确定注册会计师可以接受的剩余审计风险。这种审计模式不仅关注企业整体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而且确保审计资源分配的有效性,因此优于其他审计模式。曾萌(2005)认为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运用中要特别关注是否存在把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演变成“只要收益大于风险成本”就干或以现代风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