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失人情论》

《不失人情论》

ID:43922819

大小:624.0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9-10-16

《不失人情论》_第1页
《不失人情论》_第2页
《不失人情论》_第3页
《不失人情论》_第4页
《不失人情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失人情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不失人情论李中梓语文教研室谭晓灵作者李中梓(1588-1655年),字士材,号念莪,华亭人,明末著名医家。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李氏少年博览群书,青年时曾应科举,后因痛感两亲子被庸医药误致死及自己早岁多病,转而习医。一生对中医理论研究十分重视,兼取众家之长。其论述医理,颇能深入浅出。作者简介著有《内经知要》、《药性解》6卷、《医宗必读》10卷、《伤寒括要》2卷、《本草通玄》2卷、《病机沙篆》2卷、《诊家正眼》2卷、《删补颐生微论》4卷、《李中梓医案》等。所著诸书,多能通俗易懂,最为初学、登堂入室之捷径,这在当时可称是一套最完整的中医教材。在中医学的普及方面作出较大贡献。

2、著作《医宗必读》综合性医书,10卷。撰于1637年。作者深通《内经》,临床经验又极丰富,故撰此书以益后学。卷一医论及图说。医论共14篇,以介绍医学源流、指导学医门径为主;图说部分根据《内经》列述人体骨度部位及脏腑、生理等。卷二为新著四言脉诀、脉法心参及色诊3篇,提纲挈领地阐述中医的脉学、诊法。卷3-4本草征要,系选录《本草纲目》部分药物的有关内容,旁采诸家学说、参以己见详予注释。卷5-10论述以内科杂病为主的33种病证的因证及治疗,并附医案。病机分析以《内经》理论为纲,选方大多切于实用,在中医门径书中卓有影响。李氏治学,博采众长而不偏执一家。十分重视阴阳水火的相互关系。认为阴阳水火是万物之本,

3、而于人身之中即是气血。水火宜交不宜分,水火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万物的生长和发展。在水火阴阳的关系中,阴虽根于阳,阳虽根于阴,然阴阳二者,阳于生命活动尤为重要。既然阳于人体如此重要,因此,气血阴阳俱虚者,补气补阳当在其先,提出“气血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的论调。治学方式李氏重阳气的思想,与张介宾之说颇为一致。不过,张氏重阳气主张温补肾命,而李氏强调补气补阳药的运用。李中梓治病脾肾并重,可谓在虚损病证的治疗中,求得其本,集前人诸家理论与经验之大成者。李中梓认为,治病求本,即要掌握生命之本。而生命之本,不外乎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两个方面。先天之本在肾,“肾为脏腑之本,十二

4、脉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而人资之以为始者也。”肾精充盛,则脏腑之精充足。而元气又是诸气之本。无论脏腑之气,经脉之气,均以元气为根。故尔,要保全生命,必须保护先天肾中精气。与此同时,后天脾胃也是十分重要的。他说:“饷道一绝,万众立散。胃气一败,百药难施。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气入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正因为李氏重视先后二天,因此其临床多从脾肾入手,重视先后二天的调理。其治疗内伤杂病,诸如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附子理中汤、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均为习用之剂。《不失人情论》是李中梓读《素问`方盛衰论》后写的一篇心得体会。就“不失人情”四

5、字,加以发挥,论述了病人之情、旁人之情和医人之情。认为既有必须顺应的人情,更有不应迁就的人情。分析了医疗实践中的种种人为困难,既要求医家了解这些人情,不为这些陋习所中,又深感人情与病情的对立不易消除,故发出“戛戛乎難之矣”的感叹。内容提要嘗讀《內經》至《方盛衰論》,而殿之曰:“不失人情。”未嘗不瞿然起,喟然嘆軒岐之入人深也!夫不失人情,醫家所甚亟,然戞戞乎難之矣。大約人情之類有三:一曰病人之情,二曰旁人之情,三曰醫人之情。随文注释即戛戛,困难的样子。镇守——镇篇之言,关键的话。吃惊、震惊的样子。翻译我每当阅读《内经》到《方盛衰论》这一篇文章,看到它后面的“不失人情”这句话,没有一次不震惊地起立

6、,叹服黄帝、岐伯能洞察人心之深刻啊!不要忽略人之常情,是医生非常迫切的事,但是很难啊!大约人情这类东西有三种:第一是病人的常情,第二是旁人的常情,第三是医生的常情。第一自然段小结第一段:说明撰写此文的原因,提出人情的对立不易消除,故而提出“戛戛乎難之”的感叹。所謂病人之情者,五藏各有所偏,七情各有所勝,陽藏者宜涼,陰藏者宜熱;耐毒者緩劑無功,不耐毒者峻劑有害:此藏氣之不同也。動靜各有欣厭,飲食各有愛憎;性好吉者危言見非,意多憂者慰安云僞;未信者忠告難行,善疑者深言則忌:此好惡之不同也。富者多任性而禁戒勿遵,貴者多自尊而驕恣悖理:此交際之不同也。貧者衣食不周,况乎藥餌?賤者焦勞不適,懷抱可知:此

7、調治之不同也。交际:指处境直言。怀抱:抱负。翻译所谓病人的心理常情,五脏各有偏热偏寒的症状,七情各有过盛的表现。阳盛的体质适宜凉剂,阴盛的体质适宜热剂;耐受药物毒性的人,用性味缓和的方剂治疗没有效果,不耐受药物毒性的人,用性味猛烈的方剂治疗就有危害。这是五脏之气的不同。人们对于动静和饮食各有爱好和厌恶,爱听吉利话的人,对他直言陈述疾病的严重性就被责怪;性情多忧虑的人,对他说安慰的话就被认为是隐瞒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