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归来不看山

五岳归来不看山

ID:43928057

大小:830.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10-16

五岳归来不看山_第1页
五岳归来不看山_第2页
五岳归来不看山_第3页
五岳归来不看山_第4页
五岳归来不看山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岳归来不看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记徐迟作者简介徐迟(1914~1996)浙江省天兴人。现代诗人、报告文学作家。原名徐高寿。他前期作品有诗集《二十岁的人》,散文集《美文集》;解放后,写有特写集《我们这时代的人》、《庆功宴》,1978年写的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是献给全国科学大会的厚礼。黄山资料黄山,古称黟(yī)山,唐朝改名黄山(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山修身炼丹,黄山因此得名)。在今安徽省歙县、太平、休宁、黟县之间,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这里山峰劈地摩天,云凝碧汉,气象万千;青松苍郁虬劲,刚毅挺拔;烟云翻飞缥缈,波澜起伏,浩瀚似海;巧石星罗棋布,

2、维妙维肖;温泉终年喷涌,无色无臭,可饮可浴。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兼具"泰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嵋之清凉",无怪明代徐宏祖赞誉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历代文人学者多来此游览。天都峰,在黄山东南部。海拔1810米,为黄山三大主峰(莲花、天都、光明顶)中最险峻者,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峰头远眺,云山相接,江河一线,俯瞰群山,千峰竞秀。古有诗赞曰:"任他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词语煞费苦心(shàfèikŭxīn):辛辛苦苦地费尽心思。悭吝(qi

3、ānlìn):过分爱惜,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糗(qiŭ):干粮。卓越(zhuōyuè):非常优秀,超出一般。卓绝(zhuōjué):超过一切,达到极点。狭仄(xiázè):狭窄。诡奇(guĭqí):奇异。摺(折)皱(zhézhòu):折缝。阅读理解一、想像大自然怎样创造形成黄山这处胜境,实质上介绍了黄山景物的特色:云海、奇松、温泉、飞瀑,写出黄山"奇、险"的特点。它是全文的总起。二、分三阶段(史前,唐宋,明清以后)写黄山的登山史。三、着重按游踪写登天都峰的过程,与第二部分对比,形成古今、虚实相映,点明题旨:"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四

4、、写在黄山之巅所见黄山的四大景观:云海、苍松、日出、摄身光,和第一部分的"奇"紧扣。1、课文四部分各写什么?本文的主题黄山的自然风光是美丽的,而更美的是把仙境送给“人间”的人们!那些征服、改造大自然的攀登者、探索者!——这正是本文要写黄山石工、药农、气象工作者的寓意所在,是烘托主题的亮点。——给我们展示黄山壮丽美景的同时,赞颂那些改造自然的“人”,从而表现对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无限热爱之情。本文的构思本文不像一般游记那样从登山写起,而是居高临下,从大自然如何安排黄山胜景这个角度起篇,写出黄山"奇、险"的特点。给第二部分埋下伏笔,也给"三、四"作铺垫;接

5、着分三阶段(史前,唐宋,明清以后)写黄山的登山史,呼应第一部分黄山的"险",为后文写今天黄山化险为夷作反衬(伏笔),表明时代不同,风景区已能为全民所享用;第三部分着重按游踪写登天都峰的过程,与第二部分对比,形成古今、虚实相映,点明题旨:“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最后,写在黄山之巅所见黄山的四大景观:云海、苍松、日出、摄身光,和第一部分的"奇"紧扣。这四部分联系是很紧密的,全文采用总分结构的组织形式。借用书上的句子来概括:一、大自然安排胜境;二、不可攀登的黄山;三、幸福已属多数人;四、这是何等的公园!自拟各部分小标题①黄山胜景天造就(险奇)。

6、②千古黄山几人登(险)。③攀登天都寻常事(夷)。④天下奇景数黄山(奇)。第二、三两部分写登山的情况,它跟黄山的特点,以及表达主题的关系。分析:第二部分写几千年来,人们攀登黄山的简要历史,看似与写黄山的特点无关,实则是妙笔,几千年来很少有人登上黄山最高峰,是因为其险峻,这里侧面烘托黄山的险。第三部分写"我们"登山时的情况,正面直接写其"险",同时,也处处与第二部分比较,以突出"换了人间"之意,表达了主题。分析讨论阅读第一部分,然后思考下面的问题。1.作者为什么要用拟人的手法,把大自然作为主人来描写它是怎样安排黄山的呢?这样安排比自己介绍要好。首先,由

7、自己介绍显得一般化,把大自然作主人公来写就显得独辟蹊径,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其次,这样写更能突出黄山确是人间之仙境,是大自然"煞费心机"安排的。再次,便于以居高临下的气势、简练的笔触,把黄山的绝境和细微之处全都写到了。对"云海"的描写用的是什么手法?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山峰来衬托云海,使云海——黄山最有特色的景致的变幻莫测、令人神往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第二部分写的是古人攀登黄山的历史,讨论以下问题。1.写黄帝在这里飞升是“传说”,和李白等人有诗文留下为证,显然不同,为什么要选用“传说”这一材料呢?增加黄山的神秘色彩,使黄山显得更有魅力。2.写李

8、白等人的诗、文有什么作用?提示:表现了黄山的险峻,登山的艰难,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本段回顾几千年来,只有少数像李白这样不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