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器械治疗

心律失常器械治疗

ID:43941013

大小:89.8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17

心律失常器械治疗_第1页
心律失常器械治疗_第2页
心律失常器械治疗_第3页
心律失常器械治疗_第4页
心律失常器械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律失常器械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心律失常器械治疗认知度仍待提高在现实生活中,曾有不少商界精英、演艺界名人、年轻学者在其生命的黄金时期因心脏猝死而突然离枇。这一次次为人们敲响了警钟。据统计,约88%的心脏猝死是由心律失常导致的。临床专家介绍说,在人的一生中,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心律失常。但是,心律失常更多见于心脏有病变的人。严重的心律失常发生突然,且救治成功率低。心脏病学专家再次强调,“人们应该多关注心律失常,合理应用医疗科技手段,加强检测和预防,以减少心脏猝死的悲剧”。日前,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美敦力公司等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健康心跳•健康心”心律失常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在厦门启动。中国协和医科大

2、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张渝教授在活动中告诉记者:2009年,我国共植入心脏起搏器及体内除颤器(ICD)5万台,比2008年增加了近30%o不仅如此,北京、江苏等地大幅提高了对起搏器、ICD治疗的医保报销水平。江苏对ICD的医保报销额度达到5万元;北京医保对普通起搏器基本都能报销一一这些数据说明,我国对心律失常治疗的重视程度和人们对治疗器械的接受程度进一步提高。然而,不容乐观的是,很多患者对复杂器械治疗仍然顾虑重重。这是医疗观念、治疗价格、医生经验、植入后管理等诸多原因所造成的。防治心律失常有多种选择“心脏猝死是可防可治的/张潮教授肯定地说,大多数心律失常可以根据症状或通过心电图等予以明确诊断;

3、同时,可通过筛查高危人群,提高患者及其亲属、同事,以及全社会的救治意识和水平。一旦确诊,心律失常患者可以选择药物、导管介入手术或植入心脏起搏器、ICD和心律同步装置(CRT)等來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张潮说,这些科学治疗手段具有显著的社会和医疗经济学意义,如可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延长工作时间,避免心脏骤停带来的高昂抢救成本,甚至挽救生命。美国平均每年发生30万例心脏猝死,其每年ICD植入量近20万台;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年发生心脏猝死54万例,然而ICD植入量与美国相比差距很显著。因此,我国无论是对这些治疗器械的认知度,还是医保覆盖程度,都需不断提高。重视器械植入后管理张潮教授说,冃前,患

4、者在植入起搏器、ICD后通常有两个极端:或是过度小心翼翼,或是以为万事大吉。其实,不光是患者,很多医生也有“重术前、轻术后;重植入、轻随访;重技术、轻互动”的问题。然而,心律失常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诊断、治疗、康复都需耍患者、医生乃至家属和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医生在选择了先进的科技方法后,应建立和利用科学的疾病管理手段,让患者长期受益,增强人们对心律失常疾病治疗的信心,以发挥医疗科技产品的最大价值。ICD新技术改善治疗房颤是危害较大的一类心律失常。我国房颤患者较多,现有600万〜800万患者,这些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健康人的5倍。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米罗斯基医生研制出首款ICD,为房颤

5、的治疗开辟了新篇章。当患者发生心脏骤停时,该系统能自动识别心律失常,并释放电击除颤,在关键时刻起到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作用。另外,由于很多病人的心跳在大多数时间内是正常的,在抢救和治疗心脏骤停过程中,过度的心室起搏会破坏心脏正常的电传导,从而导致一些病人出现房颤其至心力衰竭。针对这-问题,近年來,国外研发人员在ICD基础上研制出专为鼓励自身心脏传导,减少不必耍右心室起搏的新起搏模式的器械——心律转复除颤器。它能够连续监测每次心跳并识别何时传导是正常的。这样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使正常的心跳占主导,同时在需要起搏时提供备用起搏,并在监测到心脏节律异常时给予适当治疗。此外,无线技术使得ICD的使

6、用更加便捷。一些新型ICD不仅重量越来越轻,并增加了无线遥测和植入管理优化等功能。有些ICD还能在特定时间内口动记录患者心律、已经接受的治疗方案以及其他相关数据。这些信息在每3~4个月的随访过程中可提供给医生作为治疗决策的参考依据,这样可大大改善植入程序,缩短随访时间。大量研究表明,从心脏骤停到除颤之间的时间与患者存活率呈负相关。如果在心脏骤停发生后3分钟内进行除颤,患者存活率高达74%;3分钟后除颤,存活率下降至49%o张潮教授介绍说,冃前,很多国家在机场、车站、百货公司等公共场合都配备了体外除颤急救设备,并制定了详细方案,以确保病人在发病时得到实时抢救。然而,美国和欧洲心脏猝死的院外抢

7、救成功率也只有1%。从2006年开始,体外除颤器陆续出现在国内机场、酒店等公共场所内。但是,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心脏猝死抢救体系,心肺复苏急救知识也没有得到有效普及,很多装置形同虚设,抢救成功率比国外更低。因此,普及心脏病院外急救知识显得尤为必要。2012年9月,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律学会(HRS)对2008年的心脏节律异常器械治疗指南进行了关键更新。本次指南更新主要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