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独生子女大学生行为特点探究

城市独生子女大学生行为特点探究

ID:43943814

大小:32.3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7

城市独生子女大学生行为特点探究_第1页
城市独生子女大学生行为特点探究_第2页
城市独生子女大学生行为特点探究_第3页
城市独生子女大学生行为特点探究_第4页
城市独生子女大学生行为特点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独生子女大学生行为特点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独生子女大学生行为特点探究摘要: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大学生进入了大学,而他们心理成长以及消费观都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我们应该用科学的方法结合社会学理论,建立良好的校园模式,及时地与孩子和家长沟通,以帮助我们去正确教育独生子女大学生。关键词:独生子女大学生;消费观;校园文化;心理辅导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075—02一、概述我国是从1978年开始在城镇全面推行独生子女制度,按照中国“6+12+4"的成长历程一一6岁入学,12年基础教育,4年大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到现在,独生子女的数量已经进一步增加,仅在上海,

2、独生子女数量已经占全市户籍人口总数的22.3%;全市独生子女家庭有305万户左右,占全市家庭总数的61.06%,而在22岁以下的人群中,独生子女更是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独生子女大学生作为独生子女群体中的佼佼者来到大学,他们比同时代的非独生子女热情、好胜,然而诸多的问题也接踵而来,无法面对挫折和困惑,封闭并且不善于交际,内心脆弱的独生子女大学生中的很多人得了心理疾病,而在大学里心理辅导的缺失以及教育不当的情况下,每年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杀的案例比比皆是。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物质资源优厚的独生子女们疯狂消费,挥霍,毫不吝惜父母们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所以,正确的教育辅导独生子女

3、大学生群体的心理以及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消费观,已经是我们现在社会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问题。二、独生子女大学生在生活行为中的问题(一)不善于与人沟通,相对自我封闭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基本都生活在封闭独立的环境,这里的“独”可以显示出来他们从小到大生活的轨迹,他们的生长环境皆优于父母却缺少伙伴,性格上早熟但生活和沟通上晚熟。当独生子女们走向更接近与社会的大学的时候,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以前很少涉及的人际交往问题。与社会交往少,缺乏人际交往的锻炼造成了独生子女进大学后封闭、人际关系冷漠的状况。从到处被人夸的好学生到现在不起眼的小角色,这种困惑感更加剧了他们的压抑与孤独感。另外,很多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在父

4、母溺爱的环境中长大,这造成了他们自傲、自负、目空一切、对周围的人不懂得尊重,更加剧了这些“小皇帝”,“小公主”们与周围人的距离感。艾利克逊认为人在每个阶段都会有年龄引起的社会前途改变问题。社会前途的变迁带来不安,造成忧虑与压力,在我们是谁、我们是什么的问题上面对“认同危机”。如果能克服每次危机,就能重建自我,结合艾利克逊的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独生子女大学生在沟通方面所遇到的困境而找到解决的方法。(二)自律能力与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低如果说,在人际交往上,独生子女大学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那在独立生活方面,出现的问题就更多了。首先,在自律方面,在高中时被父母在后面逼,老师在前面赶,培养出来的一大

5、片“被逼式”教育造就出来的优等生,一到大学,发现没有人限制,监督他们,那“网络”就成了他们新的生活代言词。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络社交,分不清网络和现实是现在独生子女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次,在日常生活中,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基本都是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长大的,在新环境中,适应能力比较差,比如,不会洗衣服,懒得去食堂打饭,经常用方便面凑合,忍受不了学校宿舍的环境,旷课等,这些都暴露出了独生子女大学生适应能力差,对新环境的接受能力不足的缺点。(三)缺乏挫折教育在大学里,面对挫折和压力上,独生子女的承受力相比于非独生子女,无疑要差得很多,从小在家“小太阳”的角色让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挫折与忽视。当

6、他们在大学这个与社会接近,人才辈出的地方,一个个高中把自己当成爱因斯坦的同学们到来后发现,专业课学不懂,英语过不了关,被他人忽视,这带给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挫伤感就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很多独生子女大学生因此孤独压抑,郁郁寡欢。而感情挫折更是造成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一把利剑,自私、任性这都是独生子女的特征,在感情世界里,自高、自傲、优越感强、不懂道歉的独生子女们很容易与伴侣造成摩擦,而分手后无法面对感情的挫折,心理障碍造成的自杀事件更是数不胜数。根据迪尔凯姆《自杀论》中的理论分析,自杀现象并不是心理因素和自然因素所导致,而把自杀现象分为利己型、利他型、失范型与宿命型,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杀的原因

7、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不能将其简单归为其中一类,但是根据书中的理论以及解决方法,无疑可以帮助我们提供有力的理论帮助与指导作用,解决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四)缺乏节俭意识,攀比性消费现象严重我国自古以来都是勤俭节约的民族,然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消费主义”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消费观。父母们往往对独生子女经济上的要求都是能满足尽量满足的态度,这无疑间接地纵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