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临床护理

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临床护理

ID:43945670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7

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临床护理_第1页
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临床护理_第2页
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临床护理_第3页
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临床护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临床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临床护理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7-1072-01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简称肝穿活检术,是临床上获取各种肝脏疾病时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的一种良好手段,能够比较有效、直观的判断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对临床上的正确诊断、治疗、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对于那些反复肝功能异常、重症肝炎、肝炎分型不明者都可进行肝穿术以明确诊断、辅助治疗。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操作技术的进一步完善,肝穿活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快速肝脏穿刺术进行肝脏穿刺。此种方法快捷、操作简便、

2、安全无需特殊设备,其进针速度快,可最大限度避免被切割的肝组织的副损伤。我科于2005年8〜12月共进行了7例肝穿术,通过正确的应用护理程序为患者提供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7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7例患者均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年龄在20〜30岁。6例患者B超均示肝实质光点稍增强、增粗,查体脾肿大,1例患者反复肝功能异常,查血肝纤四项示:PCIII349ng/ml.HA290ng/ml、铁蛋白1000ng/mlo7例患者均为明确有无早期肝硬化倾向而同意行肝穿活检术。术程顺利,各取出2〜2.5cm粉

3、红色肝组织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结果回报示:5例慢性肝炎中度、炎症活动度G3、纤维化程度S2〜S3见桥接坏死,2例慢性肝炎轻度、炎症活动度G1、纤维化程度S1,均支持原诊断。其中6例排外早期肝硬化,1例有早期肝硬化趋势。2护理2.1肝穿禁忌证: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应避免进行肝穿术:(1)凝血酶原时间(PT)过度延长(>30秒)。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过度降低(<30%),估计即使轻微损伤所致的出血也难以自行止血者。(2)皮肤出现大片瘀点、瘀斑,或有明显体腔出血表现者。(3)意识不清,估计在术中不能进行良好配合者。(4)有中等量以上腹水,尤其

4、是合并腹腔感染者。(5)有明显胸腔积液和严重心肺疾患者。2.2术前护理2.2.1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手术前责任护士应与患者多交流,了解患者对肝活检的认识程度及接受程度。一方面告之患者肝活检对其自身疾病明确诊断、指导治疗的意义和重要性。另一方面鼓励患者与已做肝活检的病友多交流,使其了解肝活检的安全性,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以配合治疗。与此同时也应做好与患者家属之间的交流及健康教育,使之配合医务人员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积极配合手术。2.2.2术前准备:术前常规测定血型、PT、出凝血时间、肝脏B超。术前3天开始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维生素K120mg,术

5、前10分钟予止血敏3g加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测Bp、P、R,备齐肝穿用物。2.2.3术前训练:术前应反复训练患者做“吸气-呼气-屏气”动作,使其能熟练掌握此动作,确保术中能正确配合,以保证穿刺针顺利进入肝脏及避免穿破或划破肝脏造成大出血。2.3术中护理:(1)体位:患者取去枕仰卧位,右手上举放于枕骨后,面部稍转至左侧。(2)穿刺点的选择:取右腋中线第八、九肋间下缘,叩诊肝实质音处可用龙胆紫做标记。穿刺时护士应全程指导患者做吸气-呼气-屏气动作,直至穿刺完毕。(3)肝组织的处理:肝组织置于10%甲醛或95%酒精中保存送检。(4)拔

6、针后的处理:拔针后以无菌纱布覆盖用力指压穿刺点5分钟。穿刺处再次碘酒、酒精处理后予无菌纱布覆盖,多头腹带包扎并予穿刺点砂袋压迫,并测术后第一次血压。2.4术后护理:(1)患者绝对平卧6小时,术后2小时应每15分钟测Bp1次,术后3〜4小时30分钟测Bp1次,第5小时开始每小时测Bp1次至术后12小时。若血压正常可去除沙袋但仍需用多头腹带加压包扎至24小时。(2)嘱患者尽量避免进行增加腹压的动作如咳嗽等,以免造成穿刺点出血。(3)经常巡视并观察患者神志、面色有无改变。了解患者有无排尿、有无呼吸不畅(是否是因为砂袋压迫引起)和进食是否困难,并注

7、意观察有无大出血发生。如出现穿刺部位剧烈疼痛、腹痛、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血压下降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做出处理。(4)穿刺后局部可有轻度疼痛,一般为组织创伤性疼痛患者多可忍受可不必处理。若疼痛剧烈或伴呼吸困难则注意是否并发气胸、胸膜性休克或胆汁性腹膜炎,须及时处理。2.5饮食指导:术后当天患者应在床上由他人协助进食,可予清淡易消化富营养的食物。收稿日期:2006-11-28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