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模仿创新的优势与实施条件

论模仿创新的优势与实施条件

ID:43949141

大小:3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7

论模仿创新的优势与实施条件_第1页
论模仿创新的优势与实施条件_第2页
论模仿创新的优势与实施条件_第3页
论模仿创新的优势与实施条件_第4页
论模仿创新的优势与实施条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模仿创新的优势与实施条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模仿创新的优势与实施条件基金项目:本文是河南省科技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后发优势下河南省自主创新与制度支持研究"(11240045005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在中国由生产制造大国向创新大国转变的过程中,走“模仿一模仿创新一自主创新”之路,是一条符合屮国国情的现实之路。与技术引进过程中简单的模仿相比,模仿创新有着更多的优势,而能够实现模仿创新也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企业在不断进行模仿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够扬长避短,达到能够进行原始创新的新高度。关键词:模仿创新技术引进自主创新模仿创新的内涵一般认为,熊彼特首先提出了技术创新的观点: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

2、的新组合”,技术创新潜在的目的就在于获得利润。没有商业化的新技术不能称作技术创新,只能称作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有不同的分类。一般可分为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自主创新是指创新主体以自身所具有的能力和资源进行并完成的创新活动。自主创新中知识、技术或制度等方面的关键性突破是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的,这是口主创新的本质特点(李正风、曾国屏,1999)。模仿创新是指在率先创新的示范影响和利益诱导之下,创新主体通过合法方式引进创新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一种创新形式。模仿创新并不是原样仿造,而是在原有范式内涵得以保存的前提下有所发展,有所改善(李正风、曾国屏,2001)o彼得•德鲁克在著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3、中认为模仿创新的概念是指在引进技术的过程屮冇开创性地对引进的技术进行重新开发。模仿创新的必耍性(-)单纯技术引进的难度加大且我国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单纯的技术引进已不再现实,今后应更重视开创性地对引进的技术进行重新开发。因为一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长期对华高科技出口一直采取严格的出口审查制度。在美国最新的出口管制法案中,涉及20个人类,31个条款,航空发动机、激光器、光学纤维、先进复合材料等高科技产品名列其中。中国企业从西方发达国家购买先进技术的难度日益加大。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加快运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协议成功地构筑起高科技产品的技术壁垒。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引进技术时“重引进,轻吸收”的问题始终

4、没冇得到冇效解决。在技术引进的过程屮,屮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以至于走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中。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企业长期依赖的从国外引进技术的传统路径口益走到了尽头。中国企业要走出这个怪圈,就必须在技术引进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模仿创新。因此重视模仿创新,加快创新开发,就显得尤为迫切。(-)模仿创新更适应现阶段中国地方经济的发展自主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追求的目标,但是目前中国很多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条件尚不成熟。尤其是中国R&D投入严重不足,R&D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薄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李金海等,2005)o中国学者郭将(2

5、010)认为“自主创新需要如下条件:一是地区冇较强的经济实力,对R&D大量投入,并具冇较强的承担自主创新的高风险的能力;二是地区有较强的科技实力,有先进的研究开发机构和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三是地区有灵敏的信息反馈系统和决策系统,并建立一种能够把技术创新各个环节、各方面积极性充分调动起來的公共服务机构。对于这些要求的配套实现,中国从总体上还是很难实现的。盲目提侣和推动技术创新其实是一厢情愿的事情。模仿创新的优势(-)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做到博采众长实现弯道超越模仿创新并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在吸收其它产品与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原始创新一旦成功,往往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但是同时,原始创新具

6、备着较强的风险性。一方面,由创新者的好奇心所主导的原始创新,具有随机性、非逻辑性、非程序性的特征。另一方面是原始创新的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风险性。据统计,原始性的基础应用研究的成功率仅为15%,纯基础性研究的成功率更低,仅为3%。而原始创新的研究成果真正能够形成市场化的生产能力并取得经济效益的更少。对于创新的主体企业而言,这种原始创新所蕴藏的风险是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屮小企业所难以承受的。而模仿性创新可以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有效集成,迅速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通过博采众长,将从国外引进的技术与企业现有的技术甚至其他领域的技术结合起來,从而开发出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实现対旧有技术的超越。(-)模

7、仿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原始创新者所产生的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与应用研究成果并不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这些成果在推向市场之初,往往得不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可,以至于创新成果的经济价值大打折扣,而这种情况往往会使原始创新者产生归咎于市场的误判,从而失去对新产品的信心,甚至放弃创新的成果。模仿创新者则可以在此时以较低的成本引进该项研究成果,在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确定日标市场之后,将新的研究成果与企业已有的技术融合在一起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