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论文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ID:43949285

大小:10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7

论文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与对策分析_第1页
论文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与对策分析_第2页
论文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与对策分析_第3页
论文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与对策分析_第4页
论文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与对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文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与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财政教育支?II的现状与对策分析经济学院05级周楚书[摘要]教育支出是一国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支出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一些变化;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规定:本世纪末即200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达到4%。但是这个目标并没有在世纪末实现,相反低于1986年和1990年的水准。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以探讨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完善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关键词]财政教育支出规模结构[正文]教育对

2、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公认。衡量一国的财政教育支出水平主要有财政教育支出规模与财政教育支出结构这两个指标。我国的财政性教育支出,是和国际上公共教育经费(公共教育支出)相对应的指标,即指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规模偏低,结构也不尽合理。一、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规模的现状分析人们一般用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来比较各个国家教育支出的相对规模,衡量各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程度、重视程度。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0

3、0年达到4%0而2000年财政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仅为2.86%o不仅没有达到4%的既定目标,反而低于1986年和1990年的水准。自2001年起,政府将目标的实现推延到2005年。2002年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GDP比例分别是3・41%、3.28%、2.79%、2.82%(见表1),始终没有根本性的突破。表11993-2005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总量及占GDP的比重年份财政教育支出(亿元)GDP(亿元)财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1993867.7634634.42.5119941174.7446759.42.5119951411

4、.5258478.12.4119961671.7067884.62.4619971862.5474462.62.5019982032.4578345.22.5919992287.1882067.52.7920002562.6189468.12.8620013057.0197314.83.1420023573.36105172.33.412003117390.23.282004136875.92.7920052.82从国际比较来看,发达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高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比重也越大。1995年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

5、比重世界平均为5.2%,发达国家为5.5%,发展中国家为4.6%,最不发达国家达到3.6%。而我国仅为2.41%,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甚至还低于最不发达国家的水平(见表2)。从人均教育支出角度来看,我国的人均教育支出非常低。以1993年数据为例,世界平均人均教育支出为22.9美元,发达国家为108.9美元,发展中国家为43美元,不发达国家为8美元,我国为10.77美元,仅略高于不发达国家,为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表2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单位:%)国家和地区19801985199019941995

6、世界平均4.84.84.84.95.2美国6.74.95.25.4日本5.85.04.73.6法国5.05.85.45.96.1印度3.03.53.93.63.4巴西3.63.84.61.652中国2.512.41二、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的现状分析教育支出结构主要表现在教育经费在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结构,在高等、中等、初等三级教育上的分配结构、以及在地理区域的分配结构。从教育经费在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来年,在我国,教育经费按来源,可以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地方教育经费投入还可以细分为省级、地市级和县级、乡镇级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2005年,全国

7、教育总经费为8419亿元,其中中央为852亿元,占比例为10」%,地方为7567亿元,占比例89.9%。同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为5161亿元,其中中央为410亿元,占比例为7.9%,地方为4751亿元,占比例92」%。从数据看,地方是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绝对主力。19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的教育财政基本是中央政府“大包大揽”,此后,中国的教育体制进行了两个重要的改革,第一是逐步把中央管理为主的教育管理责任和财政责任向地方政府扩散,基础教育形成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高等教育形成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的体制;第二个改革则是由过去单一

8、的国家财政拨付改为多元化的筹资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对我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个方面的改革让地方政府更多的承担起教育财政的责任,这样就让我们的教育发展和教育财政的供给和地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