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毕业论文针灸治疗作用

医学毕业论文针灸治疗作用

ID:43952889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7

医学毕业论文针灸治疗作用_第1页
医学毕业论文针灸治疗作用_第2页
医学毕业论文针灸治疗作用_第3页
医学毕业论文针灸治疗作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医学毕业论文针灸治疗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大学毕业论文针灸治疗作用2014年6月25日针灸治疗作用【摘要】针灸是祖国医学的一部分,针灸治疗疾病,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针刺和艾灸的方法,对人体月俞穴进行刺激,通过经络的作用,影响到脏腑,达到治病的目的。占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总结出针灸貝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的作用。针灸治疗作用的现代研究成果显示,古代医家对针灸治疗作用的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大量的现代研究工作表明,针灸对机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集中反映在增强机体防御免疫力、对机体各系统功能的调整和镇痛三个方而。【关键词】免疫力系统功能镇痛针灸治疗作用的现代研究成果显示,古代医家对针灸

2、治疗作用的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大量的现代研究工作表明,针灸对机体的作用集屮反映在增强机体防御免疫力、对机体各系统功能的调整和镇痛三个方面。1防御免疫作用1」一般作用针灸通过调整机体各系统功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既能治疗疾病,又可预防疾病[1]。针灸抗炎退热作用明显,可治疗多种急慢性炎症,如急慢性咽喉炎、阑尾炎、胃炎、结膜炎、屮耳炎、乳腺炎等,针灸对发热者有明显的降温作用,这都是通过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实现的。1.2实验数据针灸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动能,但调节作用呈双向性。临床和实验观察表明,针灸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促进或调整作用。据临床试验,针刺治疗急性细菌性疾病

3、645例[1],大便培养均为阳性,取气海、天枢、上巨虚、曲池、合谷等穴,用紧提慢按结合捻转的泻法,留针30〜60min,每日1〜3次,10天为一疗程。1个疗程治愈者596例,治愈率为92.4%o针灸对防御免疫的影响的是多方而的,机体内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抗体的增加,对于增强机体防卫抗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对机体各系统功能的调整作用2」针灸可调整心血管系统功能据临床试验,对578例冠心病患者针刺前后的心电图进行观察对比,有效率为53.2%;对100例冠心病患者在心电示波下连续观察,其屮30例患者丁•针刺后1〜20min心电图明显好转,说明针刺能改善冠

4、状动脉循环[1]。2.2针灸对血压的影响具有双向性调整作用其对高血压者有降压作用,对低血压者有升压作用。2.3针灸对消化系统的调整作用较为明显实验表明,针灸对胃的运动、胃液的分泌都有明显的调整作用,故可治疗多种胃部疾病。多数学者认为,针刺具冇促使肠运动功能正常化的作用,既可促使肠运动功能低下者增加运动,还可促使肠运动功能亢进者减缓运动。针刺对肝脏功能有一定影响,据临床试验,针刺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212例,主穴取用太冲透涌泉、足三里,临床治愈177例,有效34例,无效1例[1]。通过对大量有胆石症患者的临床实验观察后指出,针刺巨阙、下容(右)、阳陵泉、足三

5、里等穴,对胆道口押i约肌有明显的解痉作用,月.能促进胆总管的收缩。针刺还能促进胆汁分泌,且冇良好的镇痛作用,均有利于胆道结石的排出。2.4针灸可调整了宫的功能据临床试验,针灸催产、引产219例,其中催产134例,有效率81.4%;引产85例,有效65.8%,并认为针刺秩边等局部穴使宫缩反应迅速上升,起针后往往立即下降,具有明显的的神经反应特征,动物实验的结果与临床一致[1]。艾灸至阴穴对转胎位冇明显的效果。针灸的这种调节作用,对维持机体内在环境的平衡,具有非常重耍的意义。3镇痛作用疼痛是针灸疗法疗效比较肯定的病症。针灸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已为国内外医学界所公认。

6、医学界将镇痛方法分为3大类,即药物镇痛、脑内刺激镇痛和针刺镇痛。3类镇痛方法均可激活内源性镇痛物质,针刺镇痛则以其安金简便,不会破坏机体的组织,也不致引起机体其他功能的紊乱而受到医学界的重视。针刺麻醉就是在针刺具冇良好镇痛作用的基础上发展起來的[2]。现代对针刺镇痛原理的研究,主要集小在神经和神经递质作用方面,穴位按摩可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其原因可能是穴位刺激能增加机体复合胺的释放,复合胺能放松人体。3」外周神经的作用从针刺角度看,穴位是深部感受器密集的部位。针刺镇痛开始于穴位深部感受器的兴奋,针刺信号必然沿着一定的外周径路和中枢径路逐步传导到脑的高级部位,

7、从而形成针感并产生镇痛和针刺镇痛效应。3.2中枢神经的作用现代生理学认为,任何一种感觉依赖于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高级部位对感觉信号的识别,痛觉和针感亦是如此。针刺信号经外周神经系统传入中枢后,必须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级水平被逐步传递。针刺镇痛是在针刺刺激的作用下,在机体内发生的一个从外周到中枢各级水平,涉及神经、体液许多因素,包括致痛与抗痛这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的复朵的动态过程。针刺镇痛的作用机能是复杂的,虽然已获得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但仍有不少问题有待于深入地研究探索和进一步阐明。参考文献[1]针灸对人体系统功能的调节[J].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网

8、络教材.2007(10).[2]针灸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