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推拿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ID:43969642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7

推拿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颈椎病的疗效观察_第1页
推拿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颈椎病的疗效观察_第2页
推拿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颈椎病的疗效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推拿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颈椎病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推拿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颈椎病的疗效观察推拿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颈椎病的疗效观察关键词颈椎痛,神经根型推拿治疗牵引治疗神经根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在颈椎病的发病率屮最咼,约占60%。临床表现以颈肩臂疼痛、麻木,颈后有压痛并有放射痛为主。近2年来,笔者采用推拿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颈椎病4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来源所有病例都是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针伤科门诊患者,共42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1例;年龄在35-66岁之间,平均年龄41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2周。1.2诊断标准(1)颈肩部有阵发性或持续性隐痛或剧痛

2、,疼痛沿神经根放射至上臂,前臂和手指或有针刺样麻感,同时上肢感到发沉无力等。颈部僵硬、肌肉紧张、活动受限;(2)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或椎间孔挤压试验(+);(3)x线检查:侧位片可见颈椎生理弧度消失,椎间隙狭窄及椎体前后缘有骨质增生。斜位片可见椎间孔前后径变小。(4)CT片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狭窄。1・3排除标准(1)明显颈椎管狭窄者;(2)有手术适应者;(3)合并有较严重心脏病或高血压患者;(41不能坚持治疗者。2治疗方法2.1牵引治疗采用坐位牵引,使患者颈椎前倾10。〜30。向上牵引。牵引重量从5kg开始,根据患者适应情况可逐渐加

3、至15kg,牵引时间为30分钟。2・2推拿治疗(1)用拇指指腹沿患者颈椎两侧,从上到下按揉3〜5分钟,力度适中,均匀渗透。揉按颈肩肌群3分钟,然后拿捏颈肩部及上臂肌群。再用一指禅推风池、颈央脊、大椎、大杼、肩井、启觸、肩骼、曲池、外关、合谷等穴。(2)弹拨压痛点;神经根颈椎病颈部压痛点一般在颈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之间,按压时,患者可立即出现局部酸、麻、胀等感觉,并可牵涉或放射至枕部、头部或上肢及手指。治疗时,以左侧为例,患者取坐位,全身放松,颈部转向右侧,右手扶住右侧脸部,左手食指、中指指腹着力于敏感压痛点,垂直于肌纤维方向由轻到重,分离弹拨5

4、次,弹拨后再将肌纤维理顺抚平,弹拨后患者即感肩颈部、枕后部酸痛消失或减轻、上肢及手指酸痛麻木消失或减轻。(3)颈椎旋转复位法;x线提示或手指触诊确定有偏歪的棘突则需要进行此法。2.3观察方法治疗每H1次,10次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病情轻重治疗1-2个疗程,并进行疗效评定。3疗效评定标准及治疗结果3.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订。治愈;原有症状及体征消失,能坚持参加正常劳动与工作,x片复查椎体骨质增生未见继续发展。好转:主要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受风寒及过度劳累吋微有不适,但不影响工作。无效:原有症状及体征

5、均无明显改善。3.2治疗结果本组病例依照上述标准。痊愈26例,占61.9%;有效14例,占33.3%;无效2例,占4.8%,总有效率为95.2%。4讨论4.1引起根性疼痛的病因颈椎退变、劳损引起颈椎及椎后小关节失稳错位、平衡失调是神经根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而劳累、外伤或受寒凉刺激是其诱发因素。错位的小关节、突出的椎间盘、增生的骨质可直接压迫、牵拉、刺激神经根,压迫神经可产生直接的机械效应,通过损害神经血供而产生的间接效应。当神经受到的压力达到平均动脉压时,神经内部血管系统的血流终止,受压的神经节段即发生缺血,并引起损伤性慢性炎症反应而岀现水

6、肿、渗出,神经内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受损神经远端的神经血管壁的肥大细胞释放出大量的内源性化学性介质,如:组织胺、血清素、5-耗色胺等,这些介质都是致痛物质。2.2牵引的机理牵引可松解神经根和关节囊的粘连,对神经根起到一定的减压作用,还可使椎间隙及椎间孔变大,解除颈肌痉挛,减少对神经根的压迫或刺激,以及有利于外突的组织复位。4.3推拿的机理(1)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使颈部肌肉力量增加,促进颈椎关节滑液的分泌,改善软骨的营养。(2)解除肌肉紧张、痉挛,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松解颈部软组织的粘连,解除神经血管束的卡压。(3)促进静脉、淋巴

7、回流,促进炎症介质的分解释放,使局部损伤性炎症消退。(4)颈椎旋转复位法:可调整神经根容积,松动上下关节突,使神经根管内容和小关节的粘连获得松解;促使错位小关节复位,理顺颈椎的解剖结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缓解根性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从而达到治疗目的。(5)弹拨压痛点是治疗神经根颈椎病的主要手法,具有舒展肌筋、松弛挛缩、行气活血、消炎止痛、解除粘连、通经活络的作用。其要点:①颈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之间正是下颈椎神经根的出口处,使用弹拨手法能迅速减轻根性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②将着力的指端按于肌筋缝之间,由轻

8、而重,频率均匀地弹而拨之,作用力要深沉。③颈部要向对侧旋转,这样有利于弹拨手法的操作及疗效的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