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论哲学基本问题精品课件

恩格斯论哲学基本问题精品课件

ID:43975117

大小:51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17

恩格斯论哲学基本问题精品课件_第1页
恩格斯论哲学基本问题精品课件_第2页
恩格斯论哲学基本问题精品课件_第3页
恩格斯论哲学基本问题精品课件_第4页
恩格斯论哲学基本问题精品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恩格斯论哲学基本问题精品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哲学基本问题提出的哲学史依据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涵3.关于不可知论问题的讨论4.推动哲学发展的动力恩格斯论哲学基本问题不可知论问题的讨论(1)争论的意义(2)不可知论问题提出的哲学史依据(3)恩格斯对不可知论的批评(4)不可知论历史价值的评论争论的意义可知与不可知的争论的核心是知识可靠性的根据问题,是知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问题,并且由此推出知识的发展的无限性和存在的限度问题。它仍然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知识是否具有可信赖性,承认知识的真理性、可信赖性的依据是什么;其二是如果知识具有

2、真理性、可靠性,那么,知识真理性的程度有多大,可信赖性的程度有多深。不可知论包含着怀疑论的因素或诉求。这里不仅包含真理问题,还隐含着价值问题。这个问题的理解需要关注西方哲学怀疑论的思想进路。恩格斯的分析依然是历史性的:不可知论问题提出的哲学史依据在古希腊,这个问题表现为智者学派同其他哲学学派的争论:在中世纪,这个问题表现为对神的态度:在近代,这个问题以怀疑论的形式表现出来:自然哲学家的真理观——智者学派的质疑(“人是万物的尺度”、对运动等命题的质疑、感觉是判断的尺度)——苏格拉底的反驳——德谟克利特的解决方

3、案——柏拉图的解决方案在古希腊,这个问题表现为智者学派同其他哲学学派的争论:在中世纪,这个问题表现为对神的态度:基督教的理性化历程使得上帝是否可以认知成为一个问题(上帝是无形物的规定与人的经验的矛盾)——对上帝的怀疑与上帝存在的证明——认知与信仰的分离是包含在基督教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在近代,这个问题以怀疑论的形式表现出来:——近代理性主义的独断论倾向(对理性无限性的无条件确信;对知识真理性的无条件确信;真理与谬误的绝对分离)——经验论的质疑。经验论的最初怀疑(洛克对实体可知性的怀疑;贝克莱对物质实体

4、的批判对知识绝对性的冲击);休谟对近代独断论的批评(观念与印象的区分;观念的形成源自印象和普遍原则的结合;因果性原则源自经验;经验的基础是无法回答的;事物背后的神秘力量我们是无法经验的);康德的怀疑论(康德对休谟的评价;物自体是不可知的;承认物自体存在的意义-感觉的原因、主体存在的原因、知识限度的根据、关于现象界知识无限发展的依据、划分道德与科学价值的依据;认知的主体性特征;遗留的困惑-事物的本质是可知的吗?科学的价值如何解释?)——近代哲学家对不可知论的批评。黑格尔对不可知论的批评(本质与现象的不可分离性

5、,认识现象就是认识本质;主体的活动把理想变为现实,这证明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辩证法的基本原则从逻辑上确认了实现同一性的可能性)——费尔巴哈以美文学的讽刺、幽默的词语,批评了康德物自体概念的抽象性、空洞性,但缺乏黑格尔理论的深刻性。——理论争论的焦点: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根据还是知识的根据是多样性的;物自体是否可知;知识的真理性是否是绝对的;历史对人的认识的影响。(也就是说,争论这样一些问题:人能否认识事物的本质或真相?能否获得绝对正确的知识?科学是否是人生的唯一领域,道德信仰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不

6、可知论的积极价值:肯定了经验(实践)对认识的重要意义;确认了知识相对性原则;批判了独断论(教条主义);确认了知识在经验领域内无限发展的权利;确认了道德信仰对人生的价值。——不可知论的消极价值:否认认识本质的可能性,导致否认科学研究的价值;对真理性的怀疑,导致怀疑主义、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肯定了黑格尔的批评的价值(决定性的观点已经由黑格尔说了)——提出实践对批评不可知论的意义(最令人信服的驳斥;茜素的制造和海王星的发现)(马克思引入实践范畴的背景——德国古典哲学强调人的主体性、重视实践问题等合理因素的直

7、接逻辑结论;青年黑格尔派思想的启迪;早期政治活动,如《莱因报》、《哈雷年鉴》遭受的挫折)——批评新康德主义等经验主义学派在这个问题上的不足(开倒车、不敢公开承认唯物主义原则的合理性)推动哲学发展的动力——三要素:根本的动力:人的社会实践(工业和科学实验;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其他社会意识(政治观念、法律观念、宗教、文化等);哲学内部不同学派的争论(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唯名论与唯实论;经验论与唯理论;康德与黑格尔)——解析: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精神的需求。(社会生活中人们遭遇的思想困惑、科学发展中遭遇的方法

8、论难题、人生困惑等)动力的含义:生活与实践提出新的问题、辩驳中探索新的出路、哲学研究中遭遇的逻辑困难等促使哲学寻找新的途径(视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