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幼体丝状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防治对策

河蟹幼体丝状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防治对策

ID:43991952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7

河蟹幼体丝状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防治对策_第1页
河蟹幼体丝状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防治对策_第2页
河蟹幼体丝状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防治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河蟹幼体丝状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防治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河蟹幼体丝状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防治对策河蟹育苗是江苏沿海水产业的一大支柱产业,随着河蟹育苗业的不断发展,河蟹苗种的产量越来越大,为国内淡水大面积的河蟹养殖提供了充足的苗种来源。但是,在近年来的河蟹育苗生产屮,病害的发生频繁,并带来较高的死亡率,给育苗业带来了严重的打击。丝状细菌病就是其屮的一种。丝状细菌病的病原为毛霉亮发菌,其形如毛发状,故名丝状细菌。该菌常附着于幼体的体表,将幼体的四肢(尤其是在关节)、螯、眼等部位重重缠绕,导致幼体活动不便,摄食受阻,生理机能下降,引起死亡。丝状细菌病给河蟹育苗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在生产中也没有较为规范的防治措施,许多育苗工作技术人员往

2、往谈“丝”色变。为了更好地防治并控制河蟹育苗生产屮丝状细菌病的发生,木文从河蟹幼体丝状细菌病的症状、对河蟹幼体产生的危害及其流行病学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从三方面对该病的防治进行了探讨。一、河蟹幼体感染丝状细菌的症状丝状细菌极易感染河蟹的卯、蚤状幼体、大眼幼体,常见的附着于卵膜或幼体的甲壳、附肢、眼、尾等部位。丝状细菌附着卵膜表面后,卵便停止发育而死亡;丝状细菌附着于幼体表面时,幼体表现为运动迟缓,附肢张开,有的沉至底部,停止发育,蜕皮困难,导致死亡。丝状细菌附着幼体冇两种方式:①一端附着于体表,另一端游离子水环境屮;②丝状细菌缠绕在幼体的体表,将幼体紧紧包裹起来,有的能在幼

3、体的表面呈现出指纹状菌落形状。河蟹幼体被丝状细菌附着吋,体表看不到炎症、渗出等界常'病理变化。丝状细菌在幼体的体表生长旺盛,幼体的附肢、眼等部位几乎被丝状细菌所包围,体表同吋吸附着较多水环境中的污物,包括一些藻类和水中的碎屑。二、河蟹幼体丝状细菌病的流行特点2000〜2002年,我们对江苏省沿海冇苗生产屮丝状细菌病的发生与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对丝状细菌感染河蟹幼体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了总结,主要表现有以下儿点:1.急性型流行木病呈急性型流行。一旦发现河蟹幼体有丝状细菌的感染,则在24小时Z内可遍及全池所有幼体,甚至连投喂的鲜活饵料丰年虫的身上及池中有机碎屑上也可见到有丝状细菌的附

4、着。2•流行时间长、流行区域广河蟹幼体丝状细菌病流行时间长,流行区域广。在江苏省境内,除了内地的人工海水育苗系统外,南到启东、如东,北到赣榆、连云港,几乎所有育苗单位都会遇此病难。上世纪90年代,该病的发生与流行一般以3月份往后居多,到最近几年,丝状细菌病的流行时间大大捉前,冇的茯至在12月份的早繁苗生产中即可遇到。丝状细菌病的流行往往以3〜5月份为高发期,此期间室外水温在12〜15°C左右。3.幼体易感阶段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丝状细菌感染河蟹幼体多发生在v期孟状幼体和大眼幼体阶段。但近年来的育苗生产屮,从亲蟹的卵、孟状幼体(i-v期)到人眼幼体的所冇阶段,都会发生丝状细菌的感

5、染。河蟹幼体被丝状细菌感染的发育阶段普遍提丽。4•死广率高丝状细菌感染河蟹卵,导致卵停止发冇出现死卵;丝状细菌感染蚤状幼体和大眼幼体后,幼体运动迟缓,摄食减少,呼吸受阻,蜕变困难,导致死亡,死亡率较高。5.丝状细菌的发牛常常伴随着高浓度的有机物在河蟹幼体的育苗生产中,大量残饵及排泄物等有机物在池中残积增多后,丝状细菌会比较多见。通过对止常及发生丝状细菌病的冇苗池水进行化学耗氧量测定结果表明,发生丝状细菌病育苗池的化学耗氧量明显偏高,比正常育苗池水高40%〜50%,差异显著。5.丝状细菌病的发牛常常并发聚缩虫感染聚缩虫病是水产育苗牛产中的常见疾病。调查发现,约有20%的丝状细菌病

6、并发有聚缩虫的感染。由于聚缩虫和丝状细菌的双重感染,河蟹幼体的死亡率会大大提高。三、河蟹幼体丝状细菌病的危害研究表明,丝状细菌附着河蟹幼体时,仅附生于幼体的体表,没有明显侵入幼体内部的结构,幼体体表也没冇明显的病理变化;丝状细菌虽能利用多种糖类作为生长的营养来源,但其几丁质酶试验为阴性,证明丝状细菌并不能利用甲壳质,丝状细菌的附生不会对幼休的休表造成营养性侵害。因此,丝状细菌对河蟹幼体的危害只是一种物理性的危害。但研究同时发现,丝状细菌附生幼体时,幼体的四肢、螯、眼等被重重缠绕,尤其是在关节处,导致活动不便,摄食受阻,生理机能下降,引起死亡。丝状细菌也能附生于蚤状幼体的鲍部,刺

7、激鲍部粘液分泌増加,使鲍部粘满污染物,导致呼吸困难,缺氧死亡。甲壳类动物在蜕壳时比平时需要更多的溶解氧,而丝状细菌对蜕壳过程冇机械性的阻碍,当其大量生长时,不仅丝状细菌本身会消耗水中的氧气,而且会使鲍的表而与水接触而积减少,从而妨碍呼吸,导致死亡。因此,丝状细菌附生在幼体的体表,虽然没冇对幼体产生直接的侵蚀或病理性损害,但对幼体的生长发育仍然是一种致命性的危害。从丝状细菌病的发牛与流行来看,河蠻幼体在每次变态期的后期发病情况较严重。幼体变态吋,丝状细菌会随着幼体的蜕皮而离开体表,使幼体暂吋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