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企业“营改增”应对策略分析

对建筑企业“营改增”应对策略分析

ID:44002570

大小:31.0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7

对建筑企业“营改增”应对策略分析_第1页
对建筑企业“营改增”应对策略分析_第2页
对建筑企业“营改增”应对策略分析_第3页
对建筑企业“营改增”应对策略分析_第4页
对建筑企业“营改增”应对策略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建筑企业“营改增”应对策略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建筑企业“营改增”应对策略分析摘要:“营改增”的战略举措已经成为建筑行业推行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木文立足于“营改增”的全面分析,把握“营改增”的利弊,从员丁“营改增”知识技能培训、完善建筑企业增值税管理系统、筹划企业纳税、供应商的合理选择、调整企业盈利模式和运营结构等方面对建筑企业提出了対应策略。关键词:建筑企业;营改增;增值税;经营模式;对应策略一、“营改增”对建筑行业正负效益的分析(一)正效应:“营改增”将缓解建筑企业税务压力,获取更多投资资金用于扩大企业规模传统的纳税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重复缴税的现象广泛存在,严重制约

2、建筑企业的资金运转效率。而“营改增”的税制改革将有效遏制反复征税的现象,而口对于建筑企业因整体税负而不能开展企业经营活动的困局有极强的保障作用。假设某建筑公司的年度结算收入10亿元,可抵扣的进项额成本为6.2亿元,其他各项成本为3亿元。按照传统的税制,建筑企业应缴纳的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为10*3%二0.3亿元和(10-6.2-3-0.3)*25%二0.13亿元,即建筑企业应缴纳0.3+0.13=0.46亿元。如果按照“营改增”后的税制缴纳,建筑公司需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二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其中销项税额为10/(1+11%)*1

3、1%二0.99亿元,进项税额为6.2/(1+17%)*17%二0.90亿元,因此应缴增值税为0.09亿元,企业所得税为(10/1.11-6.2/1.17-3)*25%二0.19亿元,因此企业应缴纳0.28亿元。相比改革前的应纳税额少缴纳了0.18亿元,建筑企业的税务负担相对减轻。(-)负效应1•进项税额欠缺,企业实际税负逐渐增高正效应产生的条件是增值税的进项税额能否在后期的纳税额中抵扌II,进项税额的多少和能否抵扣成为企业减负的关键。而进项税额可抵扣的前提是有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并在法定时限内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认证通,否则无法对其进行抵扣。

4、建筑企业的增值税率和营业税率分别为11%和3%,在“营改增”后建筑企业要想实现减轻税负的目标就必须增加可抵扌】1的进项增值税额,额度需保证在销售额8%以上才能实现减负。而从试点的进项增值税额来看,大多数试点的进项增值税额都低于销售额的8%,税负情况严重。进项增值税额不足的原因多样。建筑企业在人工成本的管理一般交予项目施工具体部门,而项目部对施工人员要求限制较低,大多数员工并非建筑企业内部人员,而是劳动合同工。人员混杂导致劳务队难以准确计量人工成本,而且无法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材料购置方面,施工所需材料类型多样,除主耍材料的购置能够获得供应商的

5、增值税专用发票外,其他辅助材料的购置难以获得发票。设备费用的计算受限于其己纳入固定资产,发票无法获取。其他成本方面,如施工过程产生的水电费用,而水电费用的结算是与建设单位分表进行结算的,发票只开据给建设单位而不是项目部。2•制度交接难度较大,财务指标值产生不确定因素制度交接的难度存在于“营改增”改革前后工程报价、营业收入、偿债能力、资金周转等方面。“营改增”前企业的投标价格主要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用和其他费用,以及相应的营业税,而改革后的工程报价内容仅仅是把企业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其他内容不变。但是这种变化对过程报价的影响是极大的。企业经

6、营税界限分明,不存在挤占现象,而“营改增”后的增值税是对其他费用会形成无形挤压,特别是定额和取费项目,因此改革后的定额和费用项目必须重新审核,并作出相应调整。建筑行业在对投标进行预算时,必须对项目施工成本中能否进行项目增值税抵扣的成本进行区分,并注明抵扌11对象和抵扌11税率。“营改增”对企业营业收入的计算要求提高,考核指标也增加了难度。在计算营业收入时,因为增值税属于价外税,所以需要将包含增值税的总价转换成不含增值税的总价。假设某工程项目的结算总价为7000万元,按照“营改增”前來算,企业营业收入即7000万元,而按照改革后的标准来算,营业

7、收入等于工程结算总价除以(1+增值税率),即为7000/(1+11%)二6306.31万元。对比看出前后考核指标发生改变,难度加大。负债率提高,偿债能力下降。作为价外税的增值税在资产价值里面需要被单独列出来,将增值税进项额计入应交税费科目,这就导致资产价值减少,低于改革前的账面数值。一般來说,应交增值税科目因工程结算总价中计入的销项税额会大于资产价值中计入的进项税额,负债情况由此加重,负债率提高,偿债能力下降。资金充足是建筑企业项冃正常进行的经济保障。而“营改增”后大量资金会被用于垫付税款,致使项目资金减少,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在工程计价完成后

8、,业主会要求施工单位全额提供计价发票,而此时项目工程尚未实施,工程款项未及时到位,同时建筑企业需要确认应交增值税的销项税额;工程款不能保证与工程进度一致,使得工程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