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历史科

江苏高考历史科

ID:44006917

大小:154.0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9-10-17

江苏高考历史科_第1页
江苏高考历史科_第2页
江苏高考历史科_第3页
江苏高考历史科_第4页
江苏高考历史科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高考历史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8江苏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解读考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秦朝的中央机构、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初郡国并行制、唐朝三省六部制、元朝的行省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西周分封制是我国古代早期的基本政治制度。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内容:周(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

2、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诸侯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主要诸侯国:齐、鲁、燕、卫、晋、楚等。(图)历史影响: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②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③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是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

3、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称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实质: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关系。★史论共享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结合,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是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基于血缘关系的宗法制是西周最为重要的政治制度。它在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维护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

4、垄断和特权地位等方面起了独特的作用。(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①皇帝制度的创立:统一后,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取名号为皇帝。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皇帝制度的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这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②秦朝的中央机构中央三个最高官职(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帮助皇帝处理政事,受御史大夫牵制;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军事。秦始皇并未任命太尉,自掌军权。丞相之下还有诸

5、卿,分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③郡县制: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这套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④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郡县制,郡县制

6、则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①汉初:在地方上,郡国二制并行。景帝至武帝逐步削弱王国势力,诸侯王只衣食租税。★②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并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作用:相权分掌,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以后历朝所沿袭。★③元朝的行省制度:目的:改变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中书省是中央最高行

7、政机构,直接管辖河北、山西、山东。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行省拥有大权,掌握地方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力。下设路、府、州、县。作用:①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②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④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从汉到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⑴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⑵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8、(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明太祖1380年废除丞相,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