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密度对直播油菜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

不同栽培密度对直播油菜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

ID:44013409

大小:3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7

不同栽培密度对直播油菜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_第1页
不同栽培密度对直播油菜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_第2页
不同栽培密度对直播油菜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_第3页
不同栽培密度对直播油菜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_第4页
不同栽培密度对直播油菜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栽培密度对直播油菜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同栽培密度对直播油菜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摘要:本试验通过对重庆市开县地区直播油菜栽培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增人,油菜株高、有效分枝高度、有效分枝数、主序有效长度、主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千粒重等都产生影响,密度为22万株/667m2的处理产量最高,达到2075kg/667m2o关键词:密度;直播油菜;产量;农艺性状中图分类号:S6343文献标识码:A油菜是我国的重要油料作物Z—,种植面积占全国油料总面积的50%以上,油菜籽产量约占油料总产量的40%左右。近年來,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油菜直播栽培技术推广面积逐年扩大。免

2、耕直播油菜同育苗移栽油菜相比,具冇根系发达,抗旱、抗倒伏能力强,省时省工等优点[1-3]o木试验以直播油菜为研究对象,探索不同的栽培密度对其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为提高油菜单产,筛选适宜本区的最佳种植密度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品种为“油研50”。12试验地点及条件试验出在重庆市开县竹溪镇灵泉村5社,海拔180m,属紫色冲积水稻土,夹沙田,前作为芝麻。pH值68,有机质含量134g/kg,全氮105g/kg,有效磷253mg/kg,速效钾40mg/kgo13试验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冇5个处理,3次重复。处理(A)15万株/667m2;处理(B)

3、18万株/667m2;处理(C)20万株/667m2;处理(D)22万株/667m2;处理(E)25万株/667m2o四周设保护行及走道,重复与重复间设走道,处理间未设走道。14大田管理试验于9月27日播种,10月5日出苗,次年5月5日收获。播种前按每667ni2施油菜专用配方肥(25%)50kg加过磷酸钙25kg、硼肥lkg、灰渣肥1500kg做底肥;11月,每667n)2用清粪水1000kg加尿素5kg淋施;12月,每667m2用猪粪水1500kg,加尿素10kg,氯化钾10kg淋施,结合进行浅中耕、培土;2月,每667hm2喷施多肽硼溶液。播种后出苗前,用除草剂进行一

4、次除草;10月,使用20%“甲氤菊酯”和70%“甲基托布津”防治虫害和病害。3月,用80%纯白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菌核病。15测定项目油菜收割前取样品于室内风干后,分别测量其株高(5)、有效分枝高度(cm)、有效分枝数(个)、主花序冇效长度(cm)、主序有效角果数(个)、单株有效如果数(个)、每如粒数(粒)、千粒重(g)单株产量(g);成熟后分小区单独脱粒、晒丁、测产。试验数据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分析处理。2结果与分析21不同种植密度对农艺性状的影响下同。由表1可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处理的株高变幅为1743〜1905cm,以处理E最高,极差为162cm,但是均未

5、出现显著差异;有效分枝高度变幅为876〜1149cm,以处理E最高,极差为273cm,各处理间未出现显著差异;主花序有效长度变幅为544〜596cm,以处理B最高,极差为52cm,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有效分枝数变幅为33~54个,处理A最高,极差为21个,且与C、D、E呈显著差异。综上说明,密度的高低对油菜的整体株型产牛影响,单位面积株数过多,植株有增高趋势,冇效分支高度也随之增高,主序长度降低,有效分支数也降低,间接影响到单株产量。22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性状的影响表2不同处理的主要产量性状比较分析表表2说明,主序有效角果数、单株冇效角果数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且呈显著差异,

6、由高到底排序A>B>C>D>E;每如果粒数最大的处理为C,达到210粒,与A处理呈显著差异;千粒重最大的处理为C,达到41g,与A处理呈显著差异,与E处理呈极显著差异。单株产量最高的是处理B,最低的是处理E,它们之间呈显著差异,极差为21go因此,密度与各产量性状间冇密切关系,直接影响到产量构成。23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231不同种植密度的产量显著性分析由表3、表4可知,区组间差异不显著,处理间(不同密度间)差异极显著。说明,不同的密度与油菜产量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应进行多重比较。表5不同处理间产量多重比较处理均值5%显著水平1%极显著水平D2075aAC1992abAB

7、E1946bBB1821cCA1542dD表4说明,平均产量最高的是D处理,即密度为22万株/667m2,产量2075kg/667m2;且与处理E、13、A呈极显著差异。平均产量由高到低排序:D>C>E>B>Ao值得注意的是,E的密度最大,但是它的产量却低于D,其原因可能是该密度过大影响了群体通透性,阻碍了作物对温度、光照等自然条件需求,个体生长与群体生长产生孑盾,导致产量降低。232不同种植密度的产量回归分析由试验数据作折线图(图1),根据图形形态,进行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Y二-280758756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