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针刺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探究

不同针刺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探究

ID:44013437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7

不同针刺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探究_第1页
不同针刺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探究_第2页
不同针刺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探究_第3页
不同针刺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不同针刺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同针刺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探究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针刺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患者分为温针组、电针组与普通针刺组,在疗程结束时统计疗效。结果:温针组患者治疗后在症状体征积分、疼痛评分方面与其余两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2,1温针组取双侧颈夹脊,配风池,肩中俞、肩外俞、曲池,选0.35X40mm毫针,快速进针约1寸,针刺得气后,顺次间隔一针的针柄上套一段约lcm长的艾条,点燃行温针灸,待艾条燃尽,既可取针,每日1次,每周6次,共

2、计3周。2,2电针组针刺穴位、针具选择及进针深度同温针组,针刺得气后在夹脊穴上接G6805电针仪,连续波,频率宜快,约120移汾钟,舒适量,每次30分钟,每日1次,每周6次,共计3周。2,3普通针刺组操作同电针组,不加电,针刺得气后留针,每5分钟行针1次,针刺时间30分钟,每日1次,每周6次,共计3周。3疗程观察3,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田中靖久颈部神经根症治疗成绩判定基准和11点疼痛程度数字等级量表(NRS-11)制定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体征积分。①颈肩疼痛:0分为无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但仍可从事正常活动;4〜6分为中度疼痛、影响工作但

3、能生活自理,7〜9分为严重疼痛、生活不能自理;10分为剧烈疼痛、无法忍受。②颈部压痛:0分为无压痛,3分为轻度压痛、压之述痛,6分为中度压痛、压之疼痛伴有痛苦表情(皱眉),9分为重度压痛、压之疼痛伴有关节退缩(躲闪)。③上肢麻木:0分为无麻木,1分为偶有麻木、很快缓解,2分为麻木间断、多在睡眠或晨起出现、能缓解,3分为感觉麻木、持续不减、不缓解。④颈椎活动度:0分为颈侧屈、前屈、后仰大于等于40°,侧转275°;1分为颈侧屈、前屈、后仰30。〜39。,侧转60。-74°;2分为侧屈、前屈、后仰20°〜29°,侧转45°〜59°;3分为侧

4、屈、前屈、后仰小于20°,侧转45°o⑤臂丛神经牵拉试验;0分阴性,2分为阳性。⑥椎间孔挤压试验:0分为阴性,2分为阳性。症状体征总积分29分。其中颈肩疼痛与颈椎活动度作为主要指标观察。3,2疼痛综合评定采用国际公认的描述和测量疼痛的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中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法(VAS),VAS为一条10cm长直线,两端分别代表无痛和剧痛,由患者在其中标出疼痛程度。3,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用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组间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不齐时进行校正的t

5、检验,假使检验使用双侧检验,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温针组症状体征积分与其余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温针组与其余两组相比,P<0.01,说明经过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后,温针组对疼痛的总体改善要优于电针组与普通针刺组。4讨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侧后方的突出物压迫或刺激颈神经根所引起,多见于中老年人,且重体力劳动者多见,并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年轻人出现该病的概率越来越高,临床上也有不少小学生前来就诊。该病起病缓慢,有时可因一定程度的损伤而诱发;过度低头,长时间低

6、头作业也可诱发,可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发病,其症状复杂,缠绵难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颈椎病在中医学属“项肩痛”范畴,肝肾亏损复感风寒湿之邪侵袭颈肩部,导致经脉闭阻,气滞血瘀,使气血运行不畅,筋骨失养。《诸病源侯论》指出:“肾气不足,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而肾虚,虚则受于风冷”。《素问•调经论》中记载:“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泛而不流,温则消去之”。“艾”《本草纲目》:“温中、逐冷、除湿”。温针灸,能针对其寒、湿、虚、瘀,使热力透达穴位深部,温通经络,消瘀散结,祛散阴寒,益气升阳,扶正祛邪。温针灸可以有效改善神经根的充血水肿促进水

7、肿吸收,改善神经根受压情况,说明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温针灸对病变部位神经根长期受压、神经根水肿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缓解颈痛及上肢放射痛有较好的效果,是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较好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