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探究

临床路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探究

ID:44032338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临床路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探究_第1页
临床路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探究_第2页
临床路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探究_第3页
临床路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临床路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路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探究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2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采用临床路径干预及治疗的观察组及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末梢手指血糖浓度、低血糖发生情况、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出院后随访6个月观察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P<0.01)o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时,其FPG、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2、义;6个月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用临床路径,不仅可有效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且能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同时远期疗效较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关键词:临床路径;老年;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512-01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日渐变迁,糖尿病已渐趋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增加明显,据2009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9

3、200万,其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超过50%[1]。然,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对于本病尚不能完全根治,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将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并发症,从而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的痛苦及经济压力,因此,探寻治疗老年糖尿病的有效防治措施及方法,是现今老年病科医务人员面临的难题之一。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③患者意识清醒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肾等其他脏器功能不全;②药物滥用及酒精依赖史;③严重精神疾患,无法配合者;④依从性差,

4、中途退出者。根据上述标准,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共筛选在我科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1.2分组及资料:按照临床前瞻性研究的病例对照原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采用临床路径干预及治疗的观察组及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每组各64例。所有患者中男78例,女50例;年龄:63〜85岁,平均(72.9±6.4)岁;糖尿病病程:6〜17年,平均(11.2±3.0)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入院时空腹血糖(FPG)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3治疗措施1.3.1临床路径的制定

5、与实施:制定路径:整合我科有5年以上丰富临床经验的中级职称以上医务人员,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高血压临床路径的基础上,结合我科室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疗对策,并依据入院、院中、出院后的各个环节进行设计[2]。具体见表2。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明确出院时间;中医养生康复指导;并发症危险因素评估;确定并发症个体化预防方案;中医疗效评估、预后判断和出院评估;健康宣教。出院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以及告知遵医嘱服药、定时监测血糖及按时复诊的重要性。1.3.2常规治疗方法:包括低盐低蛋白的糖尿病饮食方案(维持每日0.8g/kg的蛋白质摄入量

6、),按时服用降糖药和/或胰岛素进行血糖的控制,降压等治疗,定期监测血糖、血压,以及避免使用肾损害药物等。1.4观察指标:应用同型号血糖仪于三餐前、餐后2h、睡前测定两组患者的末梢手指血糖浓度,记录并比较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1.5随访情况:随访6个月,每3个月1次,期间要求患者均来我科复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并进行记录与比较。1.6统计学方法:经SPSS15.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2结果2.1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比较: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

7、、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P<0.01)o结果见表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