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方法探究

幼儿园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方法探究

ID:44068985

大小:44.1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8

幼儿园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方法探究_第1页
幼儿园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方法探究_第2页
幼儿园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方法探究_第3页
幼儿园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方法探究_第4页
幼儿园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方法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儿园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方法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幼儿园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方法探究编者按:在提倡全纳教育、公平教育的大背景下,当今不少幼儿园在接纳特殊儿童进入幼儿园接受融合教育的同时,都在努力探索如何根据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针对性的早期干预,以提高干预的实效性。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一院开展的“幼儿园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方法研究”,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尤其是该研究中有关运用感觉统合训练(见《早期教育》教科研版第四期)、沙盘游戏疗法、美术治疗等干预方法开展的个案研究,对如何针对特殊儿童不同的个体特征,开展个性化的干预,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启迪意义。【摘要】幼儿园的特殊儿童是一个弱势群体,

2、虽然存在智能不足、肢体障碍、性格异常、行为异常或其他显著障碍,但他们同样需要享受教育的公平。在实践研究中我们发现,通过吸纳和运用感觉统合训练、沙盘游戏疗法、蒙台梭利操作法、美术治疗等干预方法,对幼儿园的特殊儿童实施早期干预,可以有效解决儿童成长中的问题,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关键词】幼儿园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方法研究【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017(2012)05-0006-04【作者简介】陈蕾(1964-),新疆乌鲁木齐人,女,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一院院长,教育硕士。一、问题提出(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3岁〜6岁的学

3、前儿童处在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极易因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心理和人格的偏差。近30年来,由于家庭结构、养育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之幼儿出生创伤、早期父母陪伴的缺失等多种原因,导致儿童的心理问题明显增多。据全国22个城市的调查发现: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这种状况如不加以重视,势必影响一代人的素质。因此,早期干预势在必行。幼儿园的特殊儿童是一个弱势群体,虽然存在身心发展障碍,但他们同样需要享受公平的教育、优质的教育。为此,2007年10月始,我院开展了“幼儿园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方法的研究”。该研究旨在对本院3岁〜6岁在特殊儿童的

4、发展情况进行观察研究,吸纳和运用感觉统合训练、沙盘游戏疗法、蒙台梭利操作法、美术治疗等干预方法,对幼儿的特殊儿童实施早期干预,以及时解决儿童成长中的问题,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并深入研究幼儿园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方法的常用技术,尝试建立幼儿园特殊儿童健康教育体系。同时,依托课题研究在幼儿园建立一支心理干预师队伍,增强班级教师对特殊儿童教育问题的敏感度,使其更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并能及时发现问题的苗头,运用科学的方法,协助心理辅导师做好转化工作。研究成果可弥补幼儿园在特殊儿童教育领域研究的不足,为教师的个别教育和班级管理提供帮助,而研究成果的推广还将有助于社

5、区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二)研究的理论依据在关注特殊儿童成长方面,我们吸纳了全纳教育、融合教育、生态式早期干预的教育观念,提倡容纳,反对排斥,强调特殊儿童同样应当得到适宜的教育服务。在干预方法的尝试和探索方面,我们参考和吸纳了感觉统合理论、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精神分析治疗和人本主义治疗等理论的相关观点。(三)本课题的基本观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应为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提供积极的帮助。参考有关研究,我们将幼儿园早期干预定义为:有组织、有目的地对学前3岁〜6岁有发展缺陷或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保健、医疗、营养、心理咨询、

6、社会服务及家长育儿指导等综合性服务,其内容(措施)包括预防、鉴别、治疗、教育和训练。每个儿童有独特的个人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因此,教育应尽可能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并为特殊儿童发展所需的教育提供必要的服务,使他们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幼儿园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开展和实施,既能够帮助在园的特殊儿童解决成长中的困难,又能满足其在集体中的教育需要,从而培养他们的自治能力、社交能力和学习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根据幼儿园特殊儿童的现实情况,我们将特殊儿童界定为:可以接受幼儿园集体教育但有身心发展障碍的儿童。类别包括五种:(1)智

7、能不足一一智力发展迟滞,语言能力比同龄儿童差;(2)肢体障碍一一上肢、下肢或躯体发展不协调,完成同龄儿童普遍性的动作有困难;(3)性格异常一一过度焦虑、退缩行为、交往不良、极端自我、情绪障碍、强迫症等;(4)行为异常注意缺陷、多动症、攻击行为(暴力、语言或表情攻击)、入睡困难、不良习惯(如吮指)等;(5)其他显著障碍一一神经性呕吐、不明原因腹痛等。类别判断采用《中国儿童发展量表》和Uchenbach儿童行为表(家长用)》来综合评定。、研究过程(一)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来开展课题研究。在实践研究中采用的具体方法包括:(1)个案研究法。为每

8、个个案建立了独立档案,通过详细的个案材料分析干预效果。(2)调查法。采用《幼儿生长发育情况及成长状况调查表》和《特殊儿童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