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策略探究

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策略探究

ID:44099241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策略探究_第1页
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策略探究_第2页
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策略探究_第3页
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策略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策略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策略探究摘要:“应用文写作”当前在全国诸多应用型高校开设,但其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此门课程的课时少内容多、大班教学、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等都是导致其教学效果有限的原因,而尊重“应用文写作”的通识课地位、运用新的教学软件、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方式等相应的解决策略,是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应用文写作;通识课;课程定位;学习动机a2015年教育部引导一部分普通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1]以来,全国600余所高校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2]转变。“应用文写作”亦开始在诸多应用型高校开设,有的高校甚至取消了“大学语文”而只直接开设“应用文

2、写作”。这样的变化确实是在从某种程度上遵循了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内容混乱、课程受欢迎程度低、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这些高校的“应用文写作”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切实培养学牛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目标也因此近于空谈。1应用型高校“应用文写作”课程存在的问题1・1课时少内容多“应用文写作”一般安排的授课课时为32,在如此有限的课时里,很多学校却规定要将所有的文种都讲到。以武昌工学院为例,“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包含新闻写作(新闻稿、新闻短评),日常文书(中请书、条据等),求职文书(求职信、求职简历等),行政公文(通知、通报等)

3、,事务文书(计划、总结等),经济文书(招标书、投标书等),礼仪文书(请柬、开幕词等)共26种应用文文种。单纯从讲授的角度来看,32个课时已经不是很充分,而对此门课而言,学生的写作和修改病文练习比老师的讲解更为重要且需要更多的时间,因此实际上32个课时是完全不够的。如此多的内容集中在如此有限的课时来讲完,很多吋候也只能是泛泛而讲,很难讲精讲透,保量而不能保质。1・2教学内容混乱“应用文写作”文种众多,目前各个学校所选讲的文种,甚至是同一学校不同院系所选讲的文种都不尽相同。如此使得“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内容繁复多变,并使得整个课程难以有较为统一的考核标准。有的学校甚至要求此门课的老师要根据自己所

4、带的专业进行具体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比如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应教授市场活动分析书,而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师应讲解招投标书等。如此要求,从表面上看是根据不同专业进行因地制宜的教学,但实际上通识课老师很难深入各个专业的实际。如果一个老师一个学期带三四个专业,那任课老师就不可能把所带的专业知识都了解透彻。现实的情况是任课老师所拥有的专业知识水平可能远不及所带的学生。通识课程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3]。通识课的定位既是如此,若强行将专业课的目标加之其上,结果必定适得其反。1・3缺乏衔接课程如开篇所述,诸多高校

5、在向应用技术型转变的过程中取消了“大学语文”而只开设“应用文写作”。改革者们认为“大学语文”中的文学作品及其鉴赏都离现实生活太远,更不符合切实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我们认为“大学语文”培养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是培养“应用文写作”的写作能力的前提,“大学语文”应该作为“应用文写作”的先行课程。“应用文写作”写作的本质是建立在与“大学语文”一样的文字阅读的基础上的,且“大学语文”中的文学鉴赏使学生具备鉴别文字优劣的能力,进而帮助他们写岀文质兼美的应用文。1.4教师与学生消极相对导致恶性循环“应用文写作”的课程性质决定了此门课必须进行大量的写作练习,基本上上一次课就有一次练习。而活动课、视

6、频播放课等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则难以在此课中展开。高频率的作业加上相对枯燥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牛对这门实用性极强的课提不起兴趣,进而在评教的吋候给任课老师打分很低。我们从事了三年六个学期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每个学期评教的得分都在85分左右,最低的一次只有84.9分,远低于其他课程86.6以上的得分。学生兴趣不高、作业批改量大且评教结果差也使得任课老师觉得教授此课纯属出力不讨好,积极性受到挫伤。如此,教师和学牛的积极性不高便形成了往复的恶性循环,最终对教学效果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1.5大班授课等原因导致教学效果差通识课一般都是大班合班上课,“应用文写作”也不例外。我们所带小班20到30个学生,中班7

7、0到90个学生,大班100人以上,中班和大班占比90%以上。这样大规模的集中教学,课时乂有限,教师很难对学生个体的错误进行一一指正,而这又恰是写作课所必须做到的。因此此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与开设此课的初衷相去甚远。2问题存在的原因2.1学校层面对通识课程的不重视和误解相比起专业课,各高校对通识课的重视程度都不是很高。近年来,许多高校一方面取消了一些通识课程如“大学语文”。另一方面却将取消的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强加在新开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