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历程与同时期苏联发展历程地比较

中国发展历程与同时期苏联发展历程地比较

ID:44143599

大小:39.58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19

中国发展历程与同时期苏联发展历程地比较_第1页
中国发展历程与同时期苏联发展历程地比较_第2页
中国发展历程与同时期苏联发展历程地比较_第3页
中国发展历程与同时期苏联发展历程地比较_第4页
中国发展历程与同时期苏联发展历程地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发展历程与同时期苏联发展历程地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中国发展历程与同阶段苏联发展历程的比较——中苏关系论文喻琰经济学院1300015482摘要:中国作为继苏联之后的又一社会主义大国,发展初期参照苏联模式,进行公有制经济,实行一党专政,大力发展重工业等。因此新中国在建国初期与苏联的发展轨迹十分相近。本文将逐点概要论述中国与苏联在相近发展阶段的事件并进行比较。关键词:中国,苏联,发展,比较一.引言苏联十月革命后列宁执政,实行军事共产主义,发展受挫后实行新经济政策。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执政,大力推行斯大林模式,之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陆续执政,实施了不同的经济政治政策。而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的

2、经济及社会改革,一五计划,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与文化大革命,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中国也在苏联的覆辙之后一步一步找寻着自己的现代化之路。本文笔者将就中国与苏联相同发展阶段的经济政治政策与事件进行对比,发现其中的共同点与各自的特异性。二.正文(1)苏联十月革命后列宁执政阶段与新中国建国初期的比较。列宁实行军事共产主义。由于沙俄时期的俄国农业建立在传统村社基础上,始终存在着反资本主义的传统。而这种传统使列宁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未来社会——没有商品和货币关系、按计划进行生产的思想,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军事共产主义实施土地社会化,将革命前劳动农民实际使用的

3、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而没收的地主、教会、官府的土地则作为国家后备土地分配给集体。文案大全实用标准在1918年国内战争开始后,布尔什维克加快了建设“军事共产主义”的步伐,中央总管理局直接管理企业,农民对自己所生产的粮食也无任何处置权,只能按收购价卖给国家。1919年1月实行粮食征收制;同时国家严格限制市场和私人贸易,国家对粮食、农产品和工业品实行垄断,取缔私人商业;而在分配领域实行平均主义,集中分配有限的物资;实行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军事化。而在1919年底开始,“军事共产主义”得到强化,把粮食征收制扩大到所有农产品;着手消灭货币关闭市场;采用强制手段推行劳动义务

4、制;私人企业全部收归国有。然而这种违反经济规律的政策,随着国内战争的胜利而破产了,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由于农民对实行的政策及其不满,暴动此起彼伏,苏共在人民中的影响力逐日降低,因此列宁决定推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私人兴办中小企业;创建商业银行,稳定币值;延缓了合作社推进;加速推进电气化,建设重工业。粮食税制代替余粮征集制使得农民可以自己处理自己的粮食,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食的积极性,农业得到极大的提高,而私有制的合法化与商品经济的出现也使市场货币经济得到极大的优化。农业畜牧业和工业都得到了高速的发展。虽然重工业一定程度上

5、压榨了农民的劳动价值,但是由于农民积极性的增长,农业与重工业同时得到了快速的提高。但是列宁时期的政治体制还是权力高度集中的一党专政,领导人中央集权。苏共并没有从革命党成功转型为执政党,而党上层的不懂经济的决策者使经济在增长几年后又一次重新陷入困境。列宁执政期间实行的完全不同的两种经济政策反映了列宁对俄国当时的社会现状的逐步认识和对马克思主义的逐步理解。之前的“军事共产主义”表现了列宁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探索与实验,第一次在真正的国家中实施理想的共产主义,于是抛弃了之前所有的传统,推倒重来,用一套新的体系完全取代市场、货币。然而却由于贫穷的社会现实与战争的压力,加

6、上降低农民耕作积极性的农业政策,使得社会的根基,第一产业发生了灾难性的变化。而俄国作为一个农业国家,农民利益受到巨大损害必将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于是列宁发现了这一点,开始整顿农业,使其有了喘气的机会。新经济政策事实上是列宁由于发现了社会的尖锐矛盾而重新思考,对现实做出的一种妥协。允许商品经济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存在文案大全实用标准。而这也使得苏联的经济得以出现繁荣的景象,为后来的经济改革奠定了经济基础。而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遇见的主要经济问题是物价飞涨与灾情严重。从上海开始,由粮食带头的物价的大幅度上涨引起了人民的恐慌,人民生活受到威胁,人心开始波动,这是关系到新政权

7、是否能够站稳脚跟的问题。中央通过加紧物资调运,紧缩通货,打击投机,缩小赤字,统一财政,平衡收支,遏制住了恶性通货膨胀,又整顿了市场,战胜了萧条,成功调整了工商业。在社会方面,救助灾情;救济城市失业者;提高妇女地位,保护妇女权益;禁妓院禁鸦片打击地痞流氓与黑社会等。这些维护社会稳定的措施使得新政权在人民中的地位建立起来,这对于后来的政策实行有着巨大的意义。之后在1950年,中央实施“土地改革”,将原来地主的土地没收,全部分给农民,同时降低农业税。使得三亿多农民的劳动积极性空前提高,农业生产空前繁荣,同时也带动了商业发展,市场的繁荣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重要

8、作用。而对社会中企业的生产改革使得工人阶级翻身做主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