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康复治疗方法

踝关节康复治疗方法

ID:44148396

大小:36.5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9

踝关节康复治疗方法_第1页
踝关节康复治疗方法_第2页
踝关节康复治疗方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踝关节康复治疗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踝关节康复治疗方法康复治疗遵循循序渐进的治疗原则,采取早期被动活动为主主动活动为辅,后期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的治疗方法。其过程如下2.1早期阶段(术后1〜3周)术后置[踝关节于跖屈小于10度,接近垂直位。术后3〜7d做患足足趾的主动活动,既能促进消肿又能为以后的锻炼做准备。一般在术后7d,创伤炎症开始消退,局部疼痛缓解。这时让患者在做足趾活动的同时,做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方法:一手扶住踝关节,另一手握住足前部,做踝关节屈伸活动,同吋嘱患者做相应肌肉收缩运动。每日早晩各锻炼50-100次。2.2屮期阶段(术后4~6周)此期骨折已基本稳定,骨折处已有纤维组织粘连原始骨痂形成。踝关

2、节从以被动活动为主逐渐过度到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鼓励患者做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同时辅以外力來增加踝关节活动范围。每日早、中、晚各锻炼100次左右。同时鼓励患者做競及膝关节的功能活动。此期踝关节活动己基本达到正常。2.3后期阶段(术后6~12周)此期骨折己处于临床愈合期,嘱患者扶拐下床做患肢部分负重功能活动,并逐渐增加负重量,至术后12周离拐完全负重行走。踝关节骨折术后因开始康复过迟,导致关节周围关节囊及韧带粘连挛缩,严重影响踝关节的伸屈功能恢复。由于大多患者术后将踝关节置于跖屈位,所以踝关节的背伸功能障碍优为突出。作者对本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循序渐进与被动、主动相结合的原

3、则,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体会如下:4.1早期阶段,术后置踝关节于跖屈小于10度,接近垂直位,有效避免了关节囊及韧带在踝关节跖屈位粘连挛缩,为以后的背伸功能康复打下基础。术后3〜7d做患足足趾的主动活动,逐步进行适量的肌肉收缩,恢复其唧筒作用,有利于血液循环,利于渗出的吸收,促进肿涨的消退。7d后,创伤炎症开始消退,局部疼痛缓解。采取以被动活动为主主动活动为辅的康复方法。被动活动及能有效恢复踝关节活动范围,乂尽量减小了踝关节在活动时对踝穴产生的挤压应力,保持了骨折固定后的稳定性。被动活动踝关节其作用类似于CPM的作用机制。从而增强了患者的康复信心。4.2中期阶段,强调踝关节以

4、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的原则。只有主动功能锻炼才能有效防止肌肉的萎缩,恢复肌肉的张力,协调肌肉间平衡支配能力,为患肢负重做好充分准备。辅以被动活动能保证踝关节活动范围。4.3后期阶段,骨痂己基本形成,骨折己稳定。此阶段在加强踝关节主动功能锻炼的同吋,使踝关节部分负重。这增加了踝穴应力,有利于骨折愈合,防止骨质疏松,也有利于肌力恢复。患肢逐渐加大负重力度,至术后12周完全负重。本组踝关节术后康复治疗遵循从被动到主动再逐渐负重的原则,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防止了踝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踝关节骨折手术后康复计划1期(0—2周)1•术后1~3天,开始主动和被动屈伸活动足趾。每次5分

5、钟,每天4~5次。2.术后1~3天,开始股四头肌收缩练习。每组20次,休息1分钟后,开始第二组,持续2~4组,直到感觉疲劳为止。每天2〜3次。还可行直腿抬高练习,向上直腿抬高,使股四头肌收缩。向内、外的抬腿,使内收肌和外展肌得到锻炼。每组20次,休息1分钟后,开始第二组,持续2—4组。每天2〜3次。2.术后1周,开始膝关节伸、屈活动。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3.抗阻力伸屈膝练习。2期(2~4周)1・内固定稳定者,去除石膏。2.主动练习踝关节活动。3.被动练习踝关节活动。3期(4〜8周)1•踝关节负重。2•抗阻力踝关节活动。3.踏板练习。4期(8〜12周)1•踝关节和下肢

6、肌力练习:半蹲练习、提踵练习、上下台阶练习2•保护下完全下蹲,充分恢复踝关节背伸活动度和跟腱柔韧度。每次3~5分钟,每日2~3次。5期(12周)1•行走练习,由慢到快。2•可逐渐参加各种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