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荀子的礼治思想

探析荀子的礼治思想

ID:44174507

大小:4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9

探析荀子的礼治思想_第1页
探析荀子的礼治思想_第2页
探析荀子的礼治思想_第3页
探析荀子的礼治思想_第4页
探析荀子的礼治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析荀子的礼治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Changchu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探析荀子的礼治思想刘舒杨(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吉林长春,130012)[摘要]苟子的礼治思想对中国传统政治文明彩响深远,在此从作为一种治国规范:或制度安排的礼治思想出发,以政治学基本理论为方法论,阐明荀子礼治思想在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层面的贡献,即礼提供了一种社会利益分配的原则,礼是一种国家权力,礼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础,表明荀子礼治思想的进步性。[关键词]礼治;分配原则;国家权力;合法性[中图分类号]B222.6[文献标

2、识码]A[作者简介]刘舒杨(1988-),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中国自古号称“礼仪之邦”,礼的思想源远流长。礼治,即以礼治国,将“礼”作为治理国家的指导原则。荀子是礼学思想中域值得称道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礼学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礼学的概貌,指引了中国封建礼治的发展方向。谭嗣同曾说过“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因此分析荀子的礼治思想,可以管中窥豹般理解礼治思想的精髓•理解礼治作为一项政治制度何以长久延续。由于荀子的礼治思想既是•-种制度安排,又是一种道徳规范,还是一种哲学思想,本文着重思考作为一种治国规范或一项制度安排的礼治思想,并运用政治学的基本理论为方法论分析荀子的礼治思想。

3、指出荀子的礼治思想之所以影响深远在于其集中阐释了政治学领域中的核心问题,即社会利益如何分配,政治秩序如何可能,政治秩序何以持久。一、礼提供了一种社会利益分配的原则古往今来,“分配”都是一个社会的核心问题,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如何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不仅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更决定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荀子在《荀子•礼论》开篇就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不求;求而无度扯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可见,“礼”是对社会成员间争斗

4、的限制,是利益分配的调和原则。先王以“礼”作为社会利益分配的总原则,既满足了社会不同等级的需要,达到“欲”与“物”的平衡,又使上下贵贱有序,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由礼的起源可知,荀子所秉持的是一种差等分配原则。一方面荀子从人性恶与“人能群”这对矛盾岀发•推出冲突的必然性,以此论证礼的正当性;另一方面将礼上升为一种制度规范,否定了纯粹出于私利的“强者为王”的自然原则,保护了社会的稳定性与可预期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荀子的礼治思想为“礼坏乐崩”的战国时期提出了一套正义的分配原则。荀子的礼治思想包含了两个方面:尊贤使能原则和社会分工原则。尊贤使能原则是指根据贤能高下分配名位权势,换言之“有徳者才

5、能在位,社会上的阶级是根据徳能的标准划分的"网。即“上贤禄天下,次贤禄一国,下贤禄田邑,愿恿之民完衣食。”(《荀子•正论》)“大儒者•天子三公也。小儒者,诸侯大夫士也。众人者,工农商贾也。”(《荀子•儒效》)苟子以贤能作为分配的标准,打破了原有以血缘作为唯一标准的分配制度,增加了等级间的流动性。荀子甚至提出“虽王公大臣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厉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荀子•王制》)可见名位权势的分配要与人的贤能程度相匹配。但是在最高统治权——君权的分配上,荀子仍赞同世袭的分配方式,换言之尊贤使能的原则只是人君选择臣下的标准。正如荀子所言

6、“礼者,人主之所以为群臣寸尺寻丈检式也”。(《荀子•儒效》)社会分工原则要求人们在社会职业上有所分工,通过分工而分职而定分,分工的目的在于定分。即“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建国诸侯之君分国而守,三公总方而议,则天子共己而已矣。"(《荀子•王霸》)通过分工确立了不同人的职分,进而确定不同的财产。礼是划分人与人之间财产界权的标准,故“礼者,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礼是差等分配的标准,使不同层次的人享受不同的待遇,得到不同的分配。所以礼至于分配“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荀子•王霸》)。对于荀子而言,只有“名分使群”才是合理的,若没有

7、等级,则会“分均则不偏,势齐则不壹,众齐则不使”(《荀子•王制》),甚至由于“物不能赡“而引发争斗。所以在荀子看来,正义的社会是“农农、士士、工工、商商”,“各人守着自己的岗位,遵循着一定的秩序——礼,而且这种秩序是循环不变的。综上发现,基于分工而定分的等级分配制度似乎与尊贤选能的破格提拔存在一定的矛盾:前者将人们局限在自己的身份等级内,后者则帮助人们超越自己的身份等级。实际上.基于分工而定分的等级分配是更为基础性的分配原则,人们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