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战略新布局

中国外交战略新布局

ID:44175843

大小:40.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19

中国外交战略新布局_第1页
中国外交战略新布局_第2页
中国外交战略新布局_第3页
中国外交战略新布局_第4页
中国外交战略新布局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外交战略新布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外交战略新布局2013.12.3010:092013年是中国大国战略启航之年,也是中国外交展开新的战略布局的一年。  中共十八大报告显示:中国未来10年的战略发展规划,仍是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事情;未来10年中国政府的注意力,仍聚焦在13亿中国人民的福祉和民生议题上。纵观报告中涉及外交、国防政策等内容,表达了中国在未来10年将继续融入国际社会,同时要担当国际秩序的积极建设者和负责任的大国。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面对越益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式,审时度势、总揽全局,通过一系列重大的外交活动,为中国外交开篇布局,展示出中国外交的一系列新举措、新理念、新气象,勾勒出中国外

2、交的战略方向。当代中国正在积极探索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  中国崛起引出全球战略再平衡-13-  中国的快速和平崛起,成为近年国际格局转型最主要的推动力量,也主导着国际战略态势变化的趋向。中国在继续深刻融入国际体系的进程中,参与、构建、改革乃至塑造格局与秩序的力度在凸显,国际战略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全球国际战略格局因此而联动,世界主要国际力量无不感受到来自中国崛起的战略冲击或压力;对中国的国际责任、建设性的战略角色,以及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期望值在快速提升;对中国的战略猜忌、焦虑甚至惧怕也在增多。事实上,近年中国的快速崛起,已成为打破后冷战国际格局与世界秩序战略平衡的

3、主因之一。基于这一判断,美国率先开始实施所谓战略再平衡,即是对于这种格局转型的战略反应。放眼世界,在这一年里其他大国和主要国际力量,纷纷随美国而动开始各自的战略调整。这大约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国际战略格局第一次因中国事件而被搅动,并引发全球范围的格局转型与战略佯动。  全球范围的战略再平衡,带动了整个国际格局的转型:美国悄然有序地离开深陷10年之久的阿富汗、伊拉克两个战场,但并未轻言全球反恐战争结束,并未放松对大中东的战略掌控。无论中东形势如何发展,美国也要确保这一苦心经营60年之久的,以能源-石油美元支撑的国际战略体系的稳固与战略效用。与此同时,美国稳步持续地推进所谓亚太战略再平衡。

4、这既表明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实施了20年之久的同时照顾两个方向(或曰同时应对两场局部战争)的战略能力尚未衰退,又表明美国从中国快速崛起中感受到的战略压力陡然增长,兼顾中东与亚太两个方向的战略压力增大。  世界其他主要国际力量(俄、印、日、欧以及东盟等)随美国的战略佯动起舞,跟进调整各自的全球—东亚战略。一些大国或国际力量开始在大西方与中国之间寻找平衡,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出现空洞化或概念化现象。这就既给中国造成了更多的战略压力,也扩大了中国协调与美国和其他主要国际力量之间关系的战略空间,给中国带来更多新的战略机遇。  世界经济形势出现转机。美国继续推进“再工业化”政策,失业率降至7%,

5、经济出现较为强劲的复苏迹象,开始回收实施三轮的“量化宽松”政策;欧盟经济增长出现曙光却依然乏力,南北欧出现经济双速甚或悖速增长局面,影响了欧洲经济复苏进程;日本“安倍经济学”连发“三箭”-13-试水,经济初见起色,但后续政策与绩效仍待观望;发达国家经济总体上继续呈现下沉态势,西方七国GDP总值占全球比例第一次跌至48.2%。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国家及新兴工业国家增速减缓,各自遇到不同性质与不同程度的困难,对全球经济的拉动力在下降。相反,非洲经济出现少有的连续几年的较快速度增长。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也在经历着重大战略转型。世界各大经济板块,对搭乘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快车,分享红利的战

6、略期望不仅未变,反而有所上升。  所谓“美国页岩气革命”以及近年在拉美、东地中海及东南亚海域大量油气资源的发现,正在引发国际能源格局的大变动,进而推动全球地缘战略格局调整:无论是资源、市场,还是全球能源地缘格局都在联动;美国走向能源自给,OECD国家传统能源需求走向负增长,引发国际地缘经济—政治格局大调整;全球能源消费负荷出现自西向东战略转移,所谓东(南)亚—南亚能源需求增长弧形正在形成;能源作为国际政治的工具,正在从能源生产国向美国等西方国家易手(伊朗问题即为案例);石油峰值理论式微,气候问题热度急剧下降,等等。以上这些变化,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相应的战略机遇,也使中国加大了对

7、中东的能源战略依赖,在这一战略方向上对中国构成更大战略压力并带来诸多战略不确定性。  大国竞争的战略方向正在发生位移。力量的竞争转向制度—规则竞争。安全层面,美国高调强调所谓“全球安全架构”;经济层面,从新技术产业群的出现与新经济技术规则的确立,到制度与经济发展模式之争,再到全球治理主导权的争夺,同步共进;环境—生态—气候问题已越出技术与发展层面,成为国际战略议题乃至政治正确和人类道德的新标准。令世界瞩目的是,美国主导的,从欧亚大陆两端而来的跨太平洋的T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