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考备考指导:申论热点:底线思维

2018年国考备考指导:申论热点:底线思维

ID:44185462

大小:50.3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9

2018年国考备考指导:申论热点:底线思维_第1页
2018年国考备考指导:申论热点:底线思维_第2页
2018年国考备考指导:申论热点:底线思维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8年国考备考指导:申论热点:底线思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8年国考备考指导:申论热点:底线思维公务员,是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我国的国家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屮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到来,以下是国考的申论技巧和热点。[正确认识底线思维]底线思维广泛应用于经济发展和治国理政的重大实践之中。稳中求进之“稳”,是底线思维,社会保障相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

2、底线思维,社会保障屮的保基本原则,乂是社会保障的底线思维,在整体中求取最大公约数,是底线思维,在廉政勤政善政中,廉政是底线思维,邓小平同志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底线思维,正在推进的精准扶贫、同步进入小康,是当前消除贫困的底线思维。底线思维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蕴。涉及质与量,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同一性与多样性,系统稳定与创新,同质与包容等哲学范畴。底线思维是对事物质的规泄性的把握。底线就是不能突破的临界点,突破了,性质就会发生变化,或者后果不堪设想。比如稳中求进之“稳”,是“进”的前提、基础,“稳”这个前提和基础没有了,“进”就无从谈起。底线思

3、维是对事物的一般性或普遍性的把握。比如社会保障的“保基本”,这是对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社会保障需求之间达成平衡的把握,是涵盖范围最宽、涉及人数最多的保障,是普遍的、一般的保障。但对其中特别困难的群体和家庭,则在此基础上采取社会救济等方式予以保障。底线思维为创新创造提供空I'可,留有余地。在底线之上,具有改革探索的空I'可和余地。比如,邓小平同志强调的“三个有利于”;比如中国改革釆取渐进式的推进方式,改革之初,计划体制不作大的变动,先让出一定空间让市场调节;先从增量改起,然后再改存量等等,都具有底线思维的特点。底线思维有利于保障坚守原则基础上的丰富多彩。比如文艺创作必

4、须褒奖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这是基础、前提,是底线,是不管什么样式的文艺创作都必须坚持的同一性,但在创作题材、样式上,则提倡和鼓励多样化。底线思维有利于同质与包容的有机结合。比如,通用文字、计量标准必须是统一的,这是底线;但同时对民族文字语言、地域方言了以尊重和包容,两者对以结合起來。比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底线,尊重和包容彼此利益关切,是包容,两个方面也可以结合起来。底线思维设计到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三、四、五、守住政治底线,守住思想底线,守住社会底线,守住生态底线,守住党性底线,守住国家底线,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动摇。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5、不动摇。始终坚持增进社会公平与正义不动摇。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动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动摇。始终坚持寸土不让不动摇。[重要性]从系统战略的角度来看,“底线思维”耍求在谋篇布局、制定战略规划时,必须把底线放到总体战略的全局中去思考,突出重点,看到事物的远景而对下一步的行动心中有数,对各种预备方案和解决办法始终保持开放的思维。不仅指出什么是不可跨越的底线,按照现行的战略规划对能出现哪些风险和挑战,防患未然、化风险为坦途、变挑战为机遇。从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角度來看,底线思维意在最大可能地释放改革的红利。改革rh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

6、决问题中深化。底线思维的方法,重在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研究思考,不断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从全面依法治国的角度来看,底线思维是新时期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观念准备和实践要求,公平正义和公道正派,历来为老百姓所推崇,对法律制度要时刻怀有敬畏之心,绝不能突破法律的“底线”。从全面从严治党的角度来看,底线思维是党的宗旨,不能跨越“为民”底线。如果领导干部跨越了“为民”底线,忘记了“人民公仆”的使命,只知以权谋私、中饱私囊,那就背离了党的宗旨,就难免被人民所抛弃,领导干部必须牢记历史经验,坚守“清廉”底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求真务

7、实,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思想路线和工作作风,坚守“务实”底线。清正廉洁务实,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行为准则,是党员干部从政的底线。[结论]领导干部必须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古人讲“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里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其中就蕴含着底线思维。发挥底线思维的科学预见作用,有备才能无患,没有忧患意识,难有底线思维。青海中公教育特别推荐最新青海公职考情资讯,分享近期青海省各类招聘考试信息汇总,预祝广大考生在考试中金榜题名,荣获佳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