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蹈教学优化策略探索

民族舞蹈教学优化策略探索

ID:44194097

大小:3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19

民族舞蹈教学优化策略探索_第1页
民族舞蹈教学优化策略探索_第2页
民族舞蹈教学优化策略探索_第3页
民族舞蹈教学优化策略探索_第4页
民族舞蹈教学优化策略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族舞蹈教学优化策略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民族舞蹈教学优化策略探索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共分成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形成得益于历史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沉淀。舞蹈形成初期,人们为了抒发情感,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会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进行展示,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反映人们精神面貌、文化内涵与习俗的民族舞蹈。民族舞蹈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因此,新时期的民族舞蹈教学应更加注重对文化精髓的掌握。这需要对民族文化进行划分,剖析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所蕴藏的民族舞蹈特征与风格。我国的民族舞蹈形式多样,主要有东北秧歌、蒙古族舞蹈、藏族舞蹈、傣族舞蹈、维吾尔

2、族舞蹈等,这些舞蹈各具个性[l]o1、维吾尔族舞蹈特征维吾尔族舞蹈的特征是用身体的每个部位与眼神进行配合,在舞蹈中,头、腰、肩、膝等各个部位都有动作,其基本特征是直腰、挺胸与昂首。具体特点为:膝部动作的连续微颤,或是动作变换之前的瞬间微颤;旋转速度快,舞姿较多变,时慢时快,维吾尔族舞蹈中的特色形式是萨玛舞、手鼓舞等⑵。2、藏族舞蹈特征藏族舞蹈的主要特点是融合很多的农牧与宗教文化。藏族舞蹈突出所刻画的形象、伴奏曲调具有旋律性、歌词意义,典型代表是锅庄、孔雀吃水等。其另外的一大特征是含有强烈的农耕气息,如四川的

3、“弦子”等。3、蒙古族舞蹈特征蒙古族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安代舞、筷子舞、盅碗舞等。舞蹈的特征是:舞步轻盈、粗犷豪放、节奏轻快等,以此反映出蒙古人民的淳朴、热情等性格特点,突出他们豪放、开朗的气质。常见的舞蹈动作有翻腕、抖肩,蒙古族舞蹈中男子的舞蹈动作较优美,造型豪放洒脱,突出男性的力量⑶。新时期,我国民族舞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苏,舞蹈教学也相应的实现了进步,这使民族舞蹈的发展迎来了最佳时机。但是,我国在民族舞蹈的教学水平上依然处于较落后的状态,其中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1、教学内容单一我国的多民族属性决定了

4、民族舞蹈教学中的素材具有多样性特点。但是在高校进行民族舞蹈教学中,因受多种因素限制,使民族舞蹈的教学内容局限于几种甚至是一种舞蹈,并没有真正做到全面教学,这种教学素材的单一性使得学生的民族舞蹈学习受到很大的阻力。每个民族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在历史的推动下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与生活习俗,因此民族舞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然而,历史的变迁会导致迁移等现象发生,因而各个民族之间又存在着难以明状的联系,使民族舞蹈出现交融现象[4]。例如彝族、白族和傑傣族的民族舞蹈中都存在着“打歌”舞蹈,但这种舞蹈处于三个区域,即

5、使武蹈的名字雷同,但三个民族对于舞蹈的展现形式存在着较大不同。白族在打歌舞蹈中强调表演的整体性,而傑傑族与彝族则强调打歌舞蹈中的脚步动作。新时期,我国高校在民族舞蹈的教学内容划分上没有做到如此细化,教学的内容呈现出单一性特点。这种因素的制约使学生无法对不同民族的舞蹈进行明确区分,无法掌握民族舞蹈的精髓,使学习停留在舞蹈动作的掌握上[5]。2、感情培养匮乏民族舞蹈的产生目的是表达人们的内在情感,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更是人们感情与动作的完美结合。在没有感情指引下的民族舞蹈,无疑是一系列动作的简单组合,失去舞蹈的

6、原有魅力,更做不到民族舞动的传承。舞蹈家杨丽萍以其优美、形象又富有情感的孔雀舞而远近闻名,她在表演中,充分融合了动作和感情,使观众都沉浸在她所表演的舞蹈中。而在感情的把握上,杨丽萍只当自己是舞蹈中的那只孔雀,无论是开屏还是沉默,都能惟妙惟肖的展现出孔雀的状态。在我国目前的舞蹈教学中,教师过于看重学生对舞蹈动作的掌握,只关注学生动作的准确性。每个民族舞蹈的产生都有其历史背景,而教师在教学中却没有对民族舞蹈的产生背景进行讲解,使学生造成民族舞蹈的情感缺失。同时,在舞蹈考核中,对民族舞蹈的产生背景没有进行讲解最重

7、要的考核标准就是舞蹈动作的完美呈现,完全忽视对舞蹈感情的培养。这使学生的民族舞蹈学习无法融入自身的情感[6]。3、理论教学欠缺在民族舞蹈的教学目标中,实践能力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而且在实际教学中,也成为教师的教学重点。然而,这并不等同于实践是民族舞蹈教学中的全部内容,想学到民族舞蹈的精髓,就必须在实践能力提升的同时,注重理论学习。例如,蒙古族的筷子舞,有它独特的舞蹈特征,而且可以追溯其历史起源。在对这类理论知识进行编撰和教学时,能够使学生掌握到舞蹈动作的精髓,在实践中注意舞蹈动作细节的突出,同时,在了解舞蹈

8、历史的基础上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在舞蹈中融入自己的感情[7]。在新时期的舞蹈教学中,个别院校认为民族舞蹈的理论知识并不重要,因此跳过理论教学,单纯重视实践学习。每门课程都需要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民族舞蹈教学的理论基础同样具有重要性。在掌握理论知识以后,便可以深入理解动作背后所隐藏的意义。同时,理论基础的熟练程度对学生鉴赏舞蹈的能力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8]。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对民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