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美术欣赏课中德育教育的实施

浅谈中学美术欣赏课中德育教育的实施

ID:44196050

大小:21.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9

浅谈中学美术欣赏课中德育教育的实施_第1页
浅谈中学美术欣赏课中德育教育的实施_第2页
浅谈中学美术欣赏课中德育教育的实施_第3页
浅谈中学美术欣赏课中德育教育的实施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美术欣赏课中德育教育的实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中学美术欣赏课中德育教育的实施【摘要】现行中学美术欣赏教材中选编的内容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大师名作,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通过欣赏课教学中的作品分析、讲解,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的道德、思想品质能够产生深刻的影响。美术欣赏课中的德育渗透主要包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两史一情”教育,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教育等。【关键词】课堂教学;德育教育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美术欣赏课,是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艺术修养,陶冶情操,使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价值观,促进其全面发展。美术欣赏课不仅有助于提高学

2、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形成健康的审美观。下面,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的经验谈谈美术欣赏课中德育教育渗透的问题。一、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现阶段学生的文化课程多,课业压力大,而多学习、接触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价值观。尤其对于不是学美术特长的学生来说,文化课所占的比重大,当面对文化课的压力时,每周一节的艺术欣赏课就显得异常宝贵。尽管美术欣赏课中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理顺教学思路,把握住课堂灵魂,讲出精彩的环节,就能

3、使学生喜欢上美术课,期待上美术课,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美术的独特魅力。因此在制作课件的同时,要采用音乐与名画结合欣赏,采取师生互动的环节,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学习中思考,给自己的课堂注入活力。例如,在让学生欣赏作品《江山如此多娇》时,配上毛主席的《沁园春雪》的朗读,用音乐配美术作品,让学生在视听上都得到享受,更深一个层次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和远大抱负,以及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由衷赞美,从而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二、注重欣赏课对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美术教材欣赏部分大都选用的是古今中外的优秀艺术作品。通过欣赏这些美术作

4、品,能够树立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集体主义思想。例如在欣赏现代油画《开国大典》这幅巨作时,该作品的作者把自己切身的感受倾注到作品中,该作品不仅真实的再现了这一震撼世界的历史事件,而且以气势宏伟、庄严的构图,灿烂辉煌的色彩,生动地记录了这令人难忘的时刻。此画从构图到设色,从人物到场面,它的气派足以反映泱泱大国的风度。通过该作品历史背景的分析,能有效地唤起同学们对历史事件的想象,特别是新中国成立的自豪以及新中国成立背后的艰辛,抓住这一历史事实,向学生讲述旧中国的屈辱与今日的繁荣,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只有带着历史情感欣赏这幅作品,学生才能得到心灵的触动,才会产生强烈的思想感情

5、,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让学生深深记住中华民族的历史,激励他们发奋学习。这样不但使学生能够学到基本知识,同时他们也能畅谈理想和抱负,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三、借助形象直观的美术欣赏活动,用艺术家的人格和精神进行德育教育我国现代著名画家蒋兆和为了创作《流民图》曾用十年时间到北京、南京、上海等地搜集素材,画了很多的素描,人物速写,最后完成了这一名作。艺术家用自己的生命、情感、力量,赋予了自己作品以生命,达到人的精神与情感的合一。让人们明白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并给人以教义。美术教学中的德育,应该是有机地与审美教育结合,有意识的渗透,达

6、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四、注重欣赏课对学生进行“两史一情”教育中国画在创作时,常有借古喻今,寄托情怀的深意。例如,明末清初时期陈洪绶的人物画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其《归去来兮》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规劝老友周亮工不要去做清朝的官。同时代的任伯年也是一位怪才,他的《苏武牧羊》取自历史故事,以高度洗练的笔墨,刻画出苏武历经磨难、忠心不改的神态,产生着感人的艺术魅力。透过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和苏武牧羊的故事寓意,颂扬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髙风亮节的情操。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品味、鉴赏,激起了对具有高尚情操的古人的敬仰。通过对这类作品的欣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他们对真、善、

7、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很自然地与“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政治教育融为一体。这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最有积极意义。使其懂得在生活中怎样去为人、处事,才能成为榜样,让人敬佩。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肤独爱之如一。”唐朝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思想上的兼容并包,文化上的中外融合,创造出灿烂的唐文化。如《步辇图》,通过大批人物形象的塑造,生动再现了唐太宗如何接见吐蕃族迎亲使者禄东赞的庄严的历史场面。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是最早反映中国汉藏民族团结和睦的历史画卷。因此,在欣赏唐代绘画作品《步辇图》时,可介绍我国盛唐时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