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ID:44205417

大小:6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19

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_第1页
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_第2页
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_第3页
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_第4页
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最早提出的,它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2、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和调节学习活动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力量。  3、先行组织者:是指在学习新材料之前给学生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在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上高于新学习材料,并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材料相关联。它在学生已知的东西与需要知道的东西之间架设了一道认知桥梁,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2、新材料。  4、元认知:又称反省认知,是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与结果的自我意识,此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他认为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关于个人自己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与控制。  5、学习迁移:或称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普遍存在于知识、技能的学习中,也出现在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学习中。  二、举例说明下列术语  1、认知策略:指运用有关人们如何学习、记忆、思维的规则支配人的学习、记忆或认知行为,并提高其学习、记忆或认知效率的能力。认知策略可以根据学习任务分为阅读策略、写

3、作策略、运算策略等;根据认知过程分可分为注意策略、记忆策略、思维策略等。其中常见的策略有复述策略、编码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注意策略、提取策略等;根据适用范围分可分为一般策略与特殊策略,一般策略可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认知,如目标-手段分析法,特殊策略适合特殊学科的认知,如学习几何常用作辅助线的策略。  2、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对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种需要从儿童入学开始,日益显得重要,成为成就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我国古代学生大都抱着学而优则仕的信念,为了预期中的高官厚禄而勤奋苦学,现代的大学生也有

4、很多是为了将来考上研究生、为了获得奖学金,或是为了考个班级、年级第一,赢得优越的地位和与之相应的自尊和自豪感而学。  3、13有意义学习:是指利用原有知识经验理解新学习材料的意义。即当前的学习任务在一定意义上与学生认知结构的有关观念适当地联系起来了。有意义学习包括三种形式: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表征学习也叫代表性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它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即学习单词代表什么;概念学习指获得概念的一般意义,掌握概念所代表的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命题学习指获得命题的一般意义,即掌握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命题的复合意

5、义。  三、简答题  1、试述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主要观点,并说明这一理论对于高校教学的意义。  答: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体现了认知心理学在迁移问题上的新贡献。在他看来,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认知结构的同化作用必然导致有意义学习的迁移。在有意义学习中,认知结构是影响迁移的最关键因素。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教学含义是很明显的。奥苏伯尔认为,“为迁移而教”,实际上是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问题。为此,必须从教材内容的选择和

6、教材的呈现方式两方面确保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形成。  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根据同化理论,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是决定新的学习与保持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迁移,教材中必须有那种具有较高概括性、包容性和强有力的解释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改进教材呈现方式,促进迁移。奥苏伯尔认为,“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是人的认知组织的原则。这两条原则也适用于教材的组织和呈现。在呈现教材时,除了要从纵的方面遵循由一般到具体、不断分化的原则以外,还要从横的方面加强概念、原理、课题乃至章节之间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

7、学生努力探讨观念之间的联系,指出它们的异同,消除学生认识中表面的或实际存在的不一致之点。如果教师的教学或教科书不能使学生做到横向联系和融会贯通,就会出现不良后果,如学生不知道许多表面上不同的术语实际上代表着本质上相同的概念,从而造成认识上的许多混淆。  2、试简要比较强化理论与社会学习理论的不同。  答:强化动机理论就其主要倾向来说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动机理论。他们不仅用强化、S-R的公式来解释个个行为的获得,认为在刺激和反应之间不存在任何中介过程或中介变量,因而否定从内部去寻找行为的动力,他们把个人行为的积极性也看作是由外界刺激引起

8、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也用强化来解释行为动机的引起和动机的作用。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又称观察学习理论,主要观点有:  (1)个体、环境和行为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系统,一般而言,三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者的关系是交互决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