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阿Q正传(节选)

10阿Q正传(节选)

ID:44243623

大小:2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0

10阿Q正传(节选)_第1页
10阿Q正传(节选)_第2页
10阿Q正传(节选)_第3页
10阿Q正传(节选)_第4页
10阿Q正传(节选)_第5页
资源描述:

《10阿Q正传(节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菱角的喜剧》课堂实录  〔说明:《菱角的喜剧》是粤教版必修二中的一篇哲理散文该文写于1957年,针对当时国家建设中的简单化、绝对化的错误,用了大量鲜活生动的事例,阐述了“一切事物都有复杂性、特殊性,我们不仅要掌握一般性,还要掌握特殊性”的道理由于该文道理浅显好懂,而写法对于高一学生却极有学习借鉴价值,故教学重点放在“用事例来说理”的学习上本课的教学创意是:1、用“盲写比较体验”教学法(让学生在一周前试写同论点的作文,课文学习时,再与课文比较,自悟、体会,升华认识,获得一举多得的综合学习效益)2、设计多种富有吸引力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活动〕 师:上课今

2、天课前,我们来做一个智力问答活动:一个小石片,怎样才能让它在湖面漂起来?注意——不能借助木头、绳子等任何依托物体生1:可以在石头上打些小洞(众摇头,兴致勃勃)生2:将石头中间挖空师:也许可能,但可行性不强生3:我有办法:用力将它甩出去……就是像打水漂那样师:很好,你这个办法很巧妙我们都知道石头比水重,会沉下去,这是它的一般性但是,给它足够快的速度时,它却可以漂在水面上这又是它的特殊性如果不能正确的认识事物特殊性,就会犯错误,连科学家也不例外,不信请看——(一学生读:)投影《飞机不能飞上天》:上一个世纪,法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勒让德,德国大发明家西门子,

3、能量守恒原理发现者之一的德国科学家赫尔姆霍茨,还有美国天文学家纽康等等,都纷纷出来断言:根本不可能发明什么飞机,且从“科学”上充分地论证出比空气重的机械绝不可能飞起来然而,默默无闻的美国人莱特兄弟没在意那些伟大人物的“高论”不断探索新知,终于在1903年把人类第一架飞机成功地送上蓝天师:大家对这个故事感兴趣吗?某某同学你来说说对什么感兴趣?生4:这些科学家都很有名气,没想到他们也会犯错误……师:哦,你看到这么多知名科学家都犯了错误,所以你感到特别开心是吧?请坐(众大笑)师:为什么科学家会犯错误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秦牧的哲理散文《菱角的喜剧》,他会讲清

4、这个道理请大家开课本师:我们在昨天早读读了一遍,下面请大家再速读课文,找一找:作者在文中主要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生5:本文通过吃菱角的的事情……(师:请简洁点),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有复杂性、特殊性生6:还告诉我们不仅要掌握一般性,还要掌握特殊性师:大家都同意吗?很好将两个同学的综合起来就是作者的观点作者是怎样阐述的呢?给课文列一个提纲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路,我们昨天做了这项作业的请拿出来,再看投影,将上面的“课文内容提纲列表”中的空缺填出来(三个学生各自回答了自己所列的提纲,只有最后一部分有争议)师:我看了大家的作业,大部分同学都将第十一和十

5、二合段成一部分,老师的《教参》上和大家的各种教辅资料上也是这样的当然,也有小部分同学是将第十二段单独划作一个部分到底哪一种更有道理呢?生7:我认为应将十二段单独划作一个部分因为第十一段谈的是掌握事物复杂多样性的做法及重要性而这一段明显是对全文的总结,与第十一段完全不同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具体说说生7:第一句话“既要……又要……”就是概括全文的,而后面“要与简单化绝对化打仗”是提出号召,从反面重申论点的,也是总结全文师:看来你是动了脑筋的,大家想想,这样划分是不是更有道理?可见,我们只有学会独立思考,才能有真知灼见师:好,下面请再来看《飞机不能飞上

6、天》(投影),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观点,用课文中的话来来分析几位科学家的观点错在哪里?莱特兄弟的正确又表现在哪里?生8:因为科学家只是从主观出发……师:注意,要用课文中的观点来分析这个故事生8:科学家只是掌握了事物的一般性,没有把握特殊性,而在能否飞上天空这一点上,特殊性反而成了成败的关键师:对,扣住了课文,又会灵活运用那具体到“飞机”这件事情上,一般性、特殊性又各指什么呢?谁来说清楚?生9:一般性是指机械比空气重,飞不上天;特殊性是指当飞机的飞行速度到一定程度时,它却可以飞起来,我听说好像是时速200公里以上科学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没有考虑到这一

7、特殊性,所以犯了错误师:说得好看来我们完全理解了作者的观点那么,请联系结尾处的写作时间,你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主张吗?生10:因为是在文革中,搞什么“赶英超美”、“大炼钢铁”等生产运动,都违反了客观规律,所以作者要对这些盲干的做法敲响警钟生:对,还有“放卫星”“浮夸风”……(纷纷补充)师:也就是说,本文是针对1957年前的“大跃进”的错误做法提出深刻的批评而创作的不过,这是在文革前作者的见解即使是现在看来也是振聋发聩的现在还有这样的现象吗?生11:有,有的地方盲目建开发区,却不考虑当地经济的特殊性,结果开而不发生12:报纸上还说,某地方干部要

8、农民统一种苹果,后来种得太多,苹果反而卖不出师:可见,秦牧提出观点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呀当然,我们仅仅是理解他的观点还不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