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直击材料题

考点直击材料题

ID:44270714

大小:130.87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0-20

考点直击材料题_第1页
考点直击材料题_第2页
考点直击材料题_第3页
考点直击材料题_第4页
考点直击材料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点直击材料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徳,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材料二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徳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尚贤Z为政本也。材料三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材料四夫严刑者,民Z所畏也;重罚者,民Z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1)以上言论都围绕着什么小心问题?各材料所提出的主张的核心是什么?①中心问题:如何治理国家。②

2、材料一主张用“德”和“礼”,材料二主张尚贤,材料三主张无为,材料四主张严刑重罚。(3)上面的主张哪种在战国时期更能受到各国统治者重视?为什么?(3)①材料四严刑重罚的主张。②因为该主张冇利于增强诸侯国的实力,适应了争霸战争和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10.36.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孔子及儒家思想评价不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其对皆有明法。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耕稼陶渔之人既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李贽《答耿

3、司寇》材料三尧、舜为民主,为太平世,为人道之至,儒者举以为极者也。……孔子拨乱升平,托文王以行君主之仁政,尤注意太平,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材料四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李大钊,他一面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孔子“非复个人之名称,而为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同吋又说,“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其说亦确以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牛鸿恩《我所认识的李贽李贽尊孔与反孔试论》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推明孔氏”的表现,并分析汉武帝时“隆儒”的目的及对儒学的影响。(3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

4、集权;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材料二中李贽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宋代形成的新儒学体系是什么?李贽提出的“人伦物理”的圭张主耍挑战这一休系的何种说教?(3分)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否定孔子天生圣人地位;理学;存天理,灭人欲;(2)材料三中康有为是如何评价孔子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宣传孔子的主要动机。(2分)孔子是“民主”改革的先师;托古改制;(3)与前三段材料相比,材料四在对孔子的评价和认识上有何进步之处?(2分)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孔子进行客观的评价;中国古代的儒学思想是一种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形态,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随着历史的演进而发生变化,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具有不

5、同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中国文明具有注重现世的性质,所以中国杰出的思想家都倾向于首先当注重实际的政治家,对争取各国统治者接受他们的观点很感兴趣。……这种情形驱使孔子周游于诸朝廷之间,希望寻得一位统治者,能采纳他关于理解政治的见解。……但他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的……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佛道的流行对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构成了威胁,儒家奋起反击。……到了宋代,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佛道的影响也就随之减弱。一马克去《世界文明史》材料三: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岂天地之大,于

6、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请回答:(1)(1)为什么“孔子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什么措施促使了“它们最终流行开来”?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材料二中,是哪些人将宋代“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作者的主张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4)谈谈你认为今天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2分)(1)①原因:儒家学说不符合当

7、时社会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的需求(1分)②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③影响: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分)(2)人物:程颠、程颐、朱熹、陆九渊(任答两个2分)(3)主张:①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③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君主的“一家之法”。④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影响:批判正统儒学和君主专制,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对近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