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对高血压病伴焦虑患者的影响

缬沙坦对高血压病伴焦虑患者的影响

ID:44272395

大小:37.5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0

缬沙坦对高血压病伴焦虑患者的影响_第1页
缬沙坦对高血压病伴焦虑患者的影响_第2页
缬沙坦对高血压病伴焦虑患者的影响_第3页
资源描述:

《缬沙坦对高血压病伴焦虑患者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结贝沙坦对高血压病伴焦虑患者的影响李亚雄乔珊史嵯陈东燕(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广东深圳518036)【摘要】目的:观察纟颉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伴焦虑的影响。方法:选择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有焦虑的1级高血压病患者42例,在指导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随机均分为绳沙坦组21例,80mg,每日1次或2次,氨氯地平组21例,5mg,每日1次或2次,疗程4周,比较降压效果及焦虑改善。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能有效降低血压,纟颉沙坦组有效率85.7%,氨氯地平组有效率80.9%,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改善焦

2、虑绳沙坦组有效率90.5%,氨氯地平组有效率66.7%,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箸性。结论:缠沙坦能和氨氯地平一样有效降低血压,还能显著改善焦虑情绪。【关键词】高血压病;缠沙坦;焦虑【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6-0074-01人处于心理社会应激或情绪应激时,人的大脑皮质与边缘系统功能失调,通过自主神经及内分泌途径使全身细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据研究,焦虑、愤怒可引起体内儿茶酚胺浓度增高,通过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加强心肌收缩力等途径引起血

3、压升高。血压升高后,又可致患者恐惧焦虑,因此,对高血压病应采取综合治疗,笔者用指导牛活方式及降压药物治疗时,观察绳沙坦既能降血压乂能改善焦虑。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9月〜2011年4月门诊及住院的1级高血压病伴焦虑者。入选标准:①高血压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版标准,1级:收缩压(SBP)140^159mmHg,舒张压(DBP)90~99mmHg;②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50分[1];③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合并有脑血管疾病的高血压病患者。共42例,男24例,

4、女18例,年龄37~60岁,平均(50.3±9.5)岁,病程「个月~2年,SAS计分50~68分。1.2方法:血压的测定:血压测量是由同一测压者测坐位血压2次,计算平均值。SAS的测定:SAS由Zung于1971年编制,含20个项目,为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用于评定焦虑者的主观感受,适用于具有焦虑情绪的成年人[2]。在疗程开始及结束时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评定,由患者独立完成后,再由专业医生进行评定计分。治疗方法:指导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绻沙坦组21例和氨氯地平组21例,两组在年龄、性

5、别、病程、生活方式及血压水平方面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绷沙坦为北京诺华公司产品,每粒80mg,每日1次或2次,氨氯地平为大连辉瑞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每片5陀,每日1次或2次,治疗4周。1・3疗效评定标准:降血压疗效判定:有效:SBP下降≥10mmHg,或DBP下降≥5mmHg或血压降至130〜140/85〜90mmHg;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者。焦虑改善:SAS减分率≥50%为有效;<50%无效。1.4统计学处理:数据用SPSS10.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plus

6、mn;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2结果2.1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及SAS评分比较,见表。2.2血压下降绷沙坦组有效18例,有效率85.7%,氨氯地平组有效17例,有效率80.9%,两组比较p>0・05(x2二0.16)差异无显著性。焦虑改善缠沙坦组有效19例,有效率90.5%,氨氯地平组有效14例,有效率66.7%,两组比较p<0.05(x2=4.64)差异有显著性。2.3副作用:未见发生咳嗽、皮疹、水肿等不良反应。表治疗前后血压变化(

7、血压单位为mmHg)及SAS评分比较注:治疗前后比较*p<0.01,**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3讨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紧张、焦虑等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病并焦虑的发生率达38.5%[3]。而焦虑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独立预后因素并可影响抗高血压药的疗效[4]。本研究结果提示,对高血压伴焦虑者,在指导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纟颉沙坦和氨氯地平均能降低血压,但缴沙坦还能显著减轻焦虑。目前,缎沙坦改善焦虑情绪的机制不清舱,可能原因:①良好的降压作用使患者的

8、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患者精神好,思想负担减轻;②能降低交感神经活性,较氨氯地平更利于改善焦虑情绪;③能通过血脑屏障,对脑有保护作用[5]。本研究缎沙坦在4周内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因样本量不人,有待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胡大一•心脏病人精神卫生培训教程[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29-236.[2]汪向东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增刊,1993.[3]张帆,胡人一,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